旗兵,說的是聽不懂的話,不知道是滿語還是蒙語,語言不通那就只好殺人了,矇混不過去的。
這對八旗兵不到五十人,而且也沒有防備,只是嘴裡呵斥著,大概也是說楊潮撈過界之類的話吧,結果回答他們的是一杆杆長槍,一個衝鋒過去,留下了一地死屍。
過了虹橋,不遠處就是小東門,這座城內的城門此時大開著,也沒有士兵把守。
楊潮瞬間就衝了過去,朝著通泗橋急進。
此時在楊潮身後,小規模的廝殺早已經開始了。
一萬多人分成了一百多個百總隊,沿著一條條主要街道前進。
“哪部分的?”
不是遇到這樣的問題,回答的都是一杆杆長槍。
“撈過界了!”
依然是長槍伺候。
這些後面的軍隊,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人。
楊潮的命令是,凡是夜裡還在街道上活動的。不管是軍人還是百姓,統統格殺勿論。
而且沿著街道殺過去,不要戀戰,不要追擊躲進街巷的殘敵。全面推進,從東往西,目標是東邊的城牆。
這樣的廝殺很快就引起了混亂,但是就是此時,韃子第一時間反應的也不是他們被明軍偷襲了。而是自己人內訌了。
那些領軍的軍官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被仇敵暗算了,畢竟這些天他們搶掠過程中,沒少發生摩擦,撈過界是常事,大家大打出手雖然沒有,小打小鬧卻經常發生。
於是還出現了一些軍官集結士兵,開始找自己的仇敵算賬的事情。
偷襲、內訌,搶劫、放火,揚州城亂的不像樣子。
楊潮卻已經到了通泗橋北邊的總督府衙門前。
“不要走正門!不要強攻。我們從後牆直接進後宅。”
總督衙門楊潮極為熟悉。
知道這是一座五進的院落。作為官衙也沒有商人園林那麼複雜,沒那麼多彎曲迴廊。
帶著士兵繞道高大院牆靠後一個位置。
“謝飛,帶上爬上去,悄悄開了門。記住進去是一個夾道,你開門後,不要等候,直接翻過另一道牆,然後佔據角門。”
夾道寬一張,由兩道平行的高大院牆衛城,兩道牆上都有門。但是一個在最南,一個在最北,這種夾道很多官衙都有設計,顯然是出於軍事目的。夾牆上很多地方都有空洞,完全可以將長槍伸出來,如果不知道情況的軍隊貿然進攻,躲在牆後的守軍可以輕易在夾道中殺死敵人。
只可惜這種敵人不包括偷襲的敵人,守軍也不包括大意的守軍。
院牆很快開啟,趙康第一個帶人衝了進去。他要負責配合謝飛保護角門,因為很可能謝飛佔領角門之後,就會遇到韃子攻擊,如果都鐸真的在這裡,那麼絕對可以肯定,院子裡有守軍和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