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等,凡是跟顧湄交好的名妓都紛紛上門。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看一看楊潮給顧湄寫的那首詩。
此時幾乎整個南京城的風流人物都知道楊潮給顧湄寫了一首詩,因為想不知道都難,這首詩在朝堂上唸誦,有那個給青樓女子寫的詩,可以在皇帝議事的朝堂上宣讀的,因此這首詩立刻就名動南京。
雖然多數人已經聽說了詩的內容,覺得大氣磅礴,不愧是出自大將軍之手,但是她們還是想要親眼看一看,看看這首楊潮寫在沙場之上的詩。
顧湄絲毫沒有藏私,大大方方的將紙抄拿了出來。
眾人當即傳看。
第一是字。
草草幾筆,算不上工整,但是久經沙場那種鋒銳盡顯無疑,不是真正有殺氣的人,是寫不出這種字的。
最後傳到了李香君手裡,雖然已經知道了內容,但是看到楊潮親筆所寫的沾染了沙場烽煙的詩句後,她還是忍不住輕輕唸誦出來。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第三百六十三節風波起
好詩。
李香君讀著讀著,眼看彷彿出現了一個橫刀立馬的將軍,騎著雪白的戰馬,披著血紅的大氅,秋風烈烈,氅衣飄揚。
將軍眼前是烽煙尚未消散的城池,城池上是一個個凶神惡煞的蠻夷。
將軍身後是一眾威武不屈的戰將,眾志成城氣能摧山。
就在將軍正要與部將衝殺之際,突然詩興大發,換過隨從,取出紙筆,隨風洋洋灑灑,幾筆立就!
之後將軍一摧戰馬就殺了上去。
雖然場景不對,但是那種情緒很對。
很顯然剽竊,這又是剽竊。
但是當時楊潮真的覺得陳大將軍寫的這首詩很能彰顯他的心情,他當時正決定要殺回揚州,但是面對敵我懸殊的劣勢,楊潮心裡卻不無一股悲意,面對幾十萬人,又有堅城憑藉的敵人,帶著一萬人要打過去,實在是讓人樂觀不起來,但是不打又不行。
楊潮其實當時是有戰死的準備的,或許是一股熱血上湧,或者是內心的自責,或許是其他什麼東西,哪怕是一股男兒血性使然,但是他確實決定反攻了,後來他自己想想,都一直不敢肯定那個決定是不是正確,畢竟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