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機動上的劣勢,讓王璞居中側影,可以保證兩方都不會陷入困境。
而楊潮也打算親自前往河南一趟。
軍令同時傳達下去,等楊潮趕到北方,各軍絕對準備好了,否則就是軍官懈怠,軍紀不嚴,楊潮就該手提大棒收拾這群人了。
“至於南方?鳳府,跟滿清的談判也該做個了斷了。這樣,把索尼送到廣東去,就說我沒有權力談判,一切最後還是要由皇上定奪。但是把蘇克薩哈放回去,在做點小動作,你相信你聽的明白。”
滿清來來回回大半年,最後終於還是派出了重量級的代表,正黃旗的重臣索尼和鑲白旗的蘇克薩哈,這兩人一個是皇太極一系的忠臣,一系則是多爾袞的心腹,應該說八旗還是有誠意的。
只是楊潮一直就沒有打算跟他們談判,就算有談判的意思,這兩人提出的條件,那也太過離譜了,就算換成小皇帝,也絕對不會接受的。
至於為什麼把索尼送到廣東,卻把蘇克薩哈放回去,還是因為這兩人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勢力,也許他們能同時參與談判,也是代表雙方的意見,也許只是多爾袞沒人可用,所以派索尼這種老奸巨猾的人物,同時又不放心,派蘇克薩哈來監視。
反正只要他們代表兩種不同勢力就好,放一個回去,將另一個送到廣東交給皇帝,讓兩人分開,然後製造一點不和諧的謠言出去,又得讓八旗內部鬧騰一番。(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八節誰勾結楊潮
楊潮啟程後,黃鳳府跟一干智囊團很快就商定好了陰謀。
他們料定把索尼交給廣東朝廷,大概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朝廷直接把索尼殺了,第二是朝廷把索尼放了。
無論哪一種,這兩人肯定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情況,他們打算護送蘇克薩哈一直到山東,然後將他送還給南四旗的同時,讓南四旗轉交給多爾袞一封信,信上的內容曖昧一點,就裝作跟多爾袞達成協議的口氣,贊同劃分疆界就以南四旗的圈地為界。
顯然這是挑撥離間,多爾袞肯定能看出來,濟爾哈朗也能看出來,但是不妨礙他們會把這件事當成火力,必要時候拿出來打官司。
如果廣東小朝廷把索尼殺了那更好了,把正黃旗的代表殺了,派兵護送兩白旗的代表,這又足夠讓八旗內部起疑心了。
所謂離間,正因為有間,才能夠離。
八旗中兩黃兩藍的南四旗,和兩白旗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相當深刻的程度,到現在還沒有打起來,就已經算他們顧全大局了,要不是一直有楊潮的壓力,恐怕早就動手了。
其實不出楊潮所料,以蘇克薩哈平安回北京為導火索,八旗內部又開始爭吵起來。
濟爾哈朗代表南四旗上書皇帝,表示懷疑蘇克薩哈勾結楊潮,不然為什麼索尼被送到廣東去了,蘇克薩哈卻被人禮送回來。
而且他們手裡握有鐵證,那就是楊潮寫給多爾袞的信,楊潮在信中表示。願意接受多爾袞的提議。以真定府到河間府為界。基本恢復北宋時期的態勢,允許滿清割據北方,跟大明約為兄弟。
多爾袞看到這封信都氣炸了,老子哪裡跟楊潮約定什麼分割南北,以河間為界了,老子提都沒提過。
他同時對楊潮十分無語,這到底是個什麼人物啊,能玩出夜襲揚州。水淹海州這種大手筆,卻不是給你來一下造謠生事這種雞鳴狗盜的伎倆,多爾袞跟濟爾哈朗心裡都很明白,這是楊潮在搬弄是非,可是卻是濟爾哈朗手裡最好的牌,濟爾哈朗就算不相信,也依然會打出來。
當濟爾哈朗打出這張牌後,多爾袞就知道,他在南四旗中收買到的那些人心,甚至安插的那些樁子。基本上就失去作用了,這種事情他和濟爾哈朗都不信。但是不妨那些八旗中層和年輕權貴相信,這些人年輕沒經驗是一方面,跟他們有切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想冒險,萬一此事是真的,那麼他們就要損失自己的莊園和包衣了。
所以南四旗從上到下,一瞬間就站到了濟爾哈朗一方,因為濟爾哈朗是堅定的主戰派,宣稱一定會保護南四旗的圈地,同時多爾袞則被動的被打入了議和派一方。
不過此時多爾袞早就對南四旗不報希望了,他現在期待的是漢八旗成長起來,從遼東抬旗的漢人,以及透過外交手段,聯姻外加賞賜,從蒙古也招募了十萬丁口,多爾袞在這二十萬新丁中,摻進去大量兩白旗的親信作為軍官,如果這二十萬人成長起來,毫無疑問,都是多爾袞的實力。
所以在之前,多爾袞只要穩住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