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了蘇軍所有的陣地!面對如此猛烈準確的火力,這樣的仗還怎麼打呢?
白起在德軍炮兵陣地看到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情景,由於重炮發射的彈藥全部是無殼化的,發射藥也是液體可控,所以在開炮的時候炮膛和炮管承受了所有的壓力,即便是強度很高的超合金材料也不能保證長時間高溫高壓條件下的精確度。這種情況導致了炮兵們不得不在一萬發的安全射擊數量之後就更換炮膛與炮管。好在設計精巧的155重炮能夠很快的很方便的更換部件,炮兵們就能夠在一直開火保持火力密度的情況下完成作業!
戰蘇聯六十八節:不死不休
德軍將士同樣是英勇的,敢於為了祖國貢獻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戰鬥熱情從戰爭開始就一直燃燒到現在,基本上生命的力量就要耗盡了。原因是他們一直在戰鬥之中,高強度的戰鬥消耗的不僅是體力更是精神!
蘇聯老毛子以糙哥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實他們中間有很多細膩心思的戰士。這些人之中有不少戰鬥經驗相當豐富的指揮人員,他們的數量千千萬萬。構成了蘇軍中最堅硬的骨架。
他們的戰鬥能力就是蘇軍的戰鬥能力,他們的犧牲就是蘇軍戰鬥力的消減。這些骨幹也是德**隊中普遍存在的,與蘇軍的組織形式差不多的德軍也必須要依靠千千萬萬的下級軍官。西克特領導組建的十萬陸軍就是德國國防軍最早的骨架,戰爭之初就是他們頂起了德軍的脊樑!
白起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對於當面之敵採取的是戰必求殲的原則。德軍幾十萬人北拒羅克索夫斯基,南攘朱可夫50餘萬大軍。在兵力上的確是有點捉襟見肘。好在高超的指揮藝術能夠彌補這一點。而德軍出色的機動能力和猛烈的火力、及時獲取情報的能力又可以保證戰無不勝。所以白起感覺發起針對朱可夫所部總攻的條件已經成熟!
北面的地形不適合裝甲兵力的展開,只適合於步兵之間面對面的廝殺肉搏。這方面是德國傘兵的強項!小型化的、機動能力強大的戰車可以在遍佈丘陵的地區快速部署,快速機動。而在圖拉前線的德軍傘兵三個師的部隊中,每個師都裝備了至少1000輛之多的傘兵突擊車!六輪驅動,900馬力、8人載員、複合裝甲、防雷底盤、兩杆重機槍,一杆20榴彈發射器的火力!續航1200公里,車身自重1。8噸,拖2。8噸,公路最高時速約155km/h,越野時速85km/h,擁有動力液壓系統、可互換式轉向系統以及高功率的獨立式前置取力器,能夠勝任大量作業應用,廣闊的應用領域包括除雪、割草、道路清掃以及很多其它工作。
可以說這款脫胎於後世德國賓士車廠生產的“烏尼莫克”的傘兵突擊車“沙漠襲擊者”就是傘兵的萬金油戰車!
傘兵們親切地稱呼自己的好夥伴為“我們的維納斯”。他們對於這種效能強悍,功能全面,堅固耐用的車輛是喜歡的不行不行的!小阿福對於完美的詮釋在這款車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這款車發動機蓋子前端四個毛體漢字是其身份的象徵,這四個字是白起求來的,用兩萬支老李步槍加上6萬枚槍榴彈從劉銳那裡換來的。而劉銳則是找到了他的新朋友——毛體字的創始人,先帝手書的四個大字——東風鐵馬!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四個字的意思,來自小阿福的權威解釋則是來自東方的神馬!德國人的科學精神不缺乏,所以經常有人問小阿福神馬是什麼?神馬都是浮雲!小阿福神秘莫測的神情再一次拒人千里之外!
這種車很適合做各種輕型炮火的底盤,不如說81毫米自行速射迫擊炮,40毫米高平炮,20毫米榴彈發射器,60毫米多管火箭炮,88毫米、100毫米無後座力炮!三個師的傘兵就是依靠這樣的重武器來取得壓倒性的火力優勢的,靈活機動加上士兵們優秀的素質構成了攻必克守必堅的英雄的傘兵!
羅克索夫斯基儘管手握重兵,面對戰力強大的傘兵依然是毫無辦法。他試著執行戰前制定的裝甲兵突擊戰術,結果被德國人剛列裝的一種從未見過的古怪飛機給殺的片甲不留!想起那一次戰鬥他至今都是心有餘悸!
陸航大隊四分之三的兵力用來支援北線,禿鷲與獵鷹飽餐了蘇軍坦克的血肉。他們第一次大規模實戰就令人眼前一亮!這種飛機果然如大阿福、沙龍“預言”的那樣——完全是坦克的天敵!
兩條戰線遲遲沒有開啟局面,寶貴的坦克部隊卻已經損失了七七八八!雖然佔領了圖拉近郊好大的土地,距離市區也不過十分鐘車程,可與損失相比這樣的戰鬥實在是得不償失!
朱可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