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萬士兵們頓時成了沒孃的孩子,後援無望前路渺茫,就連赫赫有名的刺兒頭巴頓將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曾經豪情萬丈要跟隆美爾決一雌雄的願望成了鏡花水月!
其實巴頓的對手不是隆美爾,最起碼在與隆美爾指揮的步兵們交手之前他要先闖過面前的難關。這道難關就是德國新晉裝甲精英-----曼陀菲爾指揮的德國非洲軍5個主力裝甲師!這傢伙的長處是善於利用裝甲兵組織進攻,當然他的防守也不賴。只不過他獨步天下的犀利進攻實在是太厲害了,就連隆美爾也不得不承認這廝深得德軍裝甲作戰的精髓,是他們之中最善於指揮裝甲兵進攻的大師級人物。他的特點就是出來不墨守成規,戰鬥的時候總是能夠出其不意。每一個小點子,每一次變陣都能讓敵人付出血的代價。現在倒黴的美軍就是他的對手。
務實的美國人實際上是很聰明的,他們總是善於總結教訓。尤其是每一次戰鬥之後的統計工作做的尤為出色。他們意識到他們裝備數量最多的“謝爾曼”在德國坦克面前是極其脆弱的,於是立刻把生產的中心轉移到了“潘興”重型坦克身上。他們在潘興上裝上了90毫米高射炮改進研製的坦克炮,在發射鎢合金穿甲彈的時候可以在400米內威脅到老虎坦克的側面裝甲。從而有了一戰之力。可惜的是小阿福為非洲軍的坦克安裝了主動防護裝甲——反應裝甲,以保護坦克稍顯薄弱的側翼和老虎屁股。很多時候美國人明明擊中了老虎,卻在一聲巨響之後啥作用也沒看出來!只有在命中德軍坦克的大腳板之後才可以迫使它們停下腳步。但這是很困難的,一百次射擊也很難湊巧擊中一次!因為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依靠坦克優良的機動能力,可狀若黃牛的潘興又怎麼能與迅猛絕倫的老虎相提並論呢?
美軍這一次登岸的只有兩個師的裝甲部隊,它們的處境很不妙。彈藥的缺乏加上油料補充的困難讓他們的戰鬥力大打折扣。以逸待勞的德軍很輕鬆的就把他們分割包圍了,有點血性的美軍裝甲兵在進行幾次徒勞無功的突圍嘗試之後,扔下了至少100多輛坦克殘骸。最終不得不放棄了努力,舉手投降了!
不甘心失敗的英美聯軍正在組織下一次的登陸努力,他們準備在突尼西亞的比賽大港和中非同時登陸,利用優勢兵力夾擊德軍。在預料中德軍徹底吃掉40萬聯軍需要至少一週時間,這足夠完成大軍的準備了。只是沒想到德軍行動的速度是這樣的快速,只是短短几天,德意聯軍的主力就已經開始了接收俘虜的工作。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接近40萬壯勞力被安排在沙漠裡植樹造林,他們被迫用德國人建造的海水淡化裝置把沙漠變成綠洲。小阿福和沙龍早就規劃好了一塊好地方,準備在此地建設一個超大規模的軍事基地。以便戰爭結束之後在此地駐軍。這個基地的建設工作就有勞數量巨大的美軍戰俘了!
德軍高效率的戰鬥來去如風,這一次聲勢浩大的登陸作戰經過短短半個月就已經塵埃落定。遠在蘇聯的斯大林終於得到了確切的訊息,一個躲藏在摩洛哥的蘇聯間諜發回了來自德**情局的情報。斯大林確認英美聯軍的努力終於破滅了!看來他們遭到了同樣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德國空軍的困擾!
在東線戰場,地域遼闊。把數十萬大軍撒到幾千裡縱橫的大地上,稀稀疏疏的根本看不到人。這樣遼闊的戰場正是空軍發揮作用的好天地。白起上任之後,大力發展空軍。大空軍戰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東線空軍的總司令——里希特霍芬手上的力量擴大了十倍有餘。換裝新飛機之後戰鬥力的提升也是不可估量的。他們的對手——尚在成長中的稚嫩的蘇聯空軍無力與他們為敵,只好把力量投入到對地攻擊中去。德軍地面部隊吃了幾次虧之後,不得已加強了防空力量,德國空軍的戰鬥機也緊緊地跟隨著地面部隊前進的腳步。在經歷了多次戰鬥之後,逐漸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戰術。
德國非洲軍在戰鬥中成長,也把戰鬥經驗拿出來與兄弟部隊分享,各支部隊之間透過交流互通有無。非洲軍也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新戰術,他們很多地方都借鑑了東線作戰部隊的經驗。也把部隊的防空能力提高了一個層次。只不過他們是透過增加部隊中自行防空炮的數量做到的,隨部隊開進的飛機是新裝備部隊的高速直升機,起到了偵察預警的作用。有時候還兼做運輸,火力偵察、運輸特種部隊壓制敵方炮兵等等。
曼陀菲爾和非洲軍另一位出色的裝甲部隊指揮官馮*托馬時常進行師級規模的演習。他滿合力發展了曼施坦因的突擊炮理論。把更多的能跟得上坦克的自行高平兩用88炮部署到了裝甲部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