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2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斥甚至殺戮胡人,而河北道處北邊,歷來安置了大量被征服的胡人後裔,不僅是粟末人,連那些歸化已久的四夷九邊的他族胡人,也遭了池魚之殃,所謂各地太守、刺史紛紛殺胡無算,不分士庶商賈,取首為功。時有長篇歌行《引》詩:“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在這種背景下,龍武軍無法與那些人爭頭功,就乾脆跟在後面揀揀漏,本著出不空手的原則。在軍中也收容了大量的胡人,嚴格說是胡商,其中倒有大半是慄末人,都是進軍沿途以查辦的名義,從各地那些殺紅眼地軍民手中救下來的。當然代價是用他們剩餘的生命和財產替我服務,反正我軍中各色人種已經多不勝數了。

顯然這些安氏族人也擔心將來,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才特意託請了遠宗,找上門來。

“累世的奴僕麼”我突然想起海南、夷州那兩地,似乎還缺少一些經營的人手……

待到他走後,我坐虎靠上靜靜等了半響,才見一身不起眼士兵裝束的老貓。悄悄出現在帳角陰影中。

“回大人,他同來的有兩人”

“其中一人,似乎魚監軍那裡出現過”

我恩的一聲,看來這些慄末人已經到相當糟糕地情形了,太監屬於那種足夠貪財又有響應影響力的群體,也是另一條捷徑的路子。

“軍中還有什麼類似值得關注的事麼”我繼續問道

“這幾日大軍中。已經來了好幾波各色身份的人,口音都不似中土”

“西軍的郭軍使,河東李大將軍、朔方僕固將軍那裡,都有人拜訪過……

“不過由於上述軍禁森嚴,蝙蝠們地身份,暫時無法更靠近一些,詳細情形……=先級”

我心中卻一片明瞭,既然眼看安氏這棵大樹要倒,樹上的猢猻都紛紛跳下來另某出路了,那些一直在背後扶植這棵樹的人。又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呢,至少也要考慮在大樹倒下來後。不被壓倒,為了整體的。適當的犧牲和捨棄,也是可以考慮了,反正那些勢力有限的中小部落,一直就是強者夾縫中的犧牲品。

更要緊的是,西北朝廷似乎認可了朔方軍的做法,剛剛釋出了一個大詔《從證令》:宣佈,在塞外草原上所有擁護朝廷的外藩,願意遵從官軍討伐附逆叛藩。不但牛馬人口,予取予得。還可以按照斬獲地成果,給予財帛茶鹽鐵等稀缺物資的優先互市配額等優惠。特別是後面這幾條,我一看就覺得,肯定有那位“章柳先生”地影子,

詔命一出,他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雖然說這種小利對那些大姓部落來說沒太大地作用,但對眾多的中小部落就有足夠的吸引力了,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可以為官軍分減壓力,而對一些相互世仇部落來說,有的時候攻殺,只需要一個外來理由和藉口就足夠了。

因此,面對幾十萬大軍的強勢,除了渤海以外,那些邊藩之族都應該有所反應了把。

安全忠之所以會來找我,也實在是可以選擇的物件太少,更是看中太子那一層關係,河北軍那些傢伙深受荼毒,看見這些胡人,恨的咬牙切齒,不當場殺了算是客氣,

如果不出意外,李光弼那裡來的,應該是大著他父輩舊族地契丹人,而僕固懷恩那裡則引見了一些前來勞軍的室韋商人,而僕固懷恩那裡,同是鐵勒舊族地同羅人來投奔,他們被回紇王庭打的十分悽慘……

同樣的戲碼,好象在不同的地方正在上演著。

不過這事情也沒有這個簡單,。

那些邊族長期為唐朝這個龐然大物壓的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唐朝出現內亂,幾乎被一個胡人出身的將領所推翻,暗中奔走相慶的有之,奉為不世英雄的更有之。

而安祿山當權,也不遺餘力的任用這些邊胡,光天寶十二那邊。一就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史思明繼承了他重用胡人的政策,在他們的收買和懷柔下,那些邊胡爭先為其效命,哪怕戰亂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東北當地胡族中,依舊有許多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

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明乍逐胡風斷

大軍開拔時,只有顏真卿等親善的少數幾個來送行,可見這段日子,龍武軍是如何不得人心,沿途各軍的將領們,紛紛露出諸如釋重負、慶幸、輕鬆等表情,甚至據說還有人當即彈冠相慶。發出“這群烏鴉終於走了”大聲感嘆

這卻是由於龍武軍隨軍特有的商業文化,生意之道幾乎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哪怕是在圍城中,也不例外,是以被某些殊為不喜的將領比做喜歡爭食揀漏的烏鴉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