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1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第二百三十六章 只殘鄴城不日得

“看見太子身邊那群光頭了麼,那是少林寺羅漢堂的四大金剛和他們的僧兵,據說他們在嵩州一帶煉兵,與好些義軍關係密切,太子一下河洛,就趕緊屁顛顛的跑來侍奉了”

“郭令公身邊那個高鼻深目的安息人叫伊司,他也是大唐景教的小法主之一,率領一干景教眾,正效力朔方軍中呢”

“李副元帥身邊那群人,乃是河西數一數二的大牧場聯合,聚豪盟的頭面人物,這些人以養馬而富,手下聚養騎手眾多。敢與邊胡爭鋒長短的……

“楊軍使身後那幾位胡人,也是大有來歷,據說在塞北人稱蒼狼白鷹的高手,在狼山、堅昆之地赫赫有名的……”

“小郭軍候那裡是郭氏一門,從小家養長大的伴同,據說來自崆同山等名門大派訓練的,據說本朝許多將門都有將部曲子弟,送進地方門派教養待用的傳統……

“看見河東李使君的大帳了麼,李使君祖上三代都是邊衛出身,因此身邊的扈從,都與邊軍、民屯關係密切的快刀門,神風堂等出來,最擅長對馬騎戰……

“那群拿刀斧錘棒的雜胡,別看他們雜服各色,卻是僕固家的世臣,僕固氏自開北庭以來,三代世襲金微都督府大都督,僕固在當年在鐵勒薛延陀汗國中,與東州六回紇並稱,算是數一數二的大族,至今在河流域還擁有自己的領地和部眾,與草原上最大的幾支馬販子團體關係非淺,朝廷數十處軍牧地的馬匹互市,僕固氏就是最大的供應者之一,僕固鐵騎,在關外眾多沙盜馬賊中,也是威名赫赫,深孚威望”

一條馬鞭,指向軍中一個黃滌系甲的身影。

“那位王殿下,身後是來自淮南的豪傑,為首的乃是彭城地一大幫會的頭目,把持著漕運在》;……

同樣是浪蕩子弟遊俠出身的,遊歷邊關嚴武說起這些典故和來歷,真是口沫飛濺的如數家珍。

正在滔滔不絕中

突然不遠處待命的人群中,一陣騷動。

“打起來”有人喊道

隨後虞候回報

“是隴上的刀客與河洛的遊俠兒又打起來了”

周旁的眾人非但沒有閃避或者勸阻的意思,反而露出一種惟恐天下不亂的狂熱和興奮,很快就變成一場群體性的大斗歐。被隨後趕至的巡憲營制止住後,卻沒有散去,反而圍的更緊,

“這次是新平刀尉遲勝對羅公門石祥”

“開盤了開盤了”底下此起彼伏的喊了起來

“快下注”高臺上的人,也紛紛掏出隨身的財物來,

這場小小的變故,頓時吸引了多數人的注意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多餘的精力無處發洩,為了一點小結,爭鬥歐傷事件時有發生,負責監管這些雜牌的龍武軍也管不勝管,我乾脆使人暗中開了盤口,也算為大軍閒餘提供娛樂。

作為唐朝一大特色,遊俠兒乃是國家繁盛時期的產物,都是家道殷實的子弟,又沒有養家戶口的需要,學了一身技藝,精力無處使,於是象盲流一樣全國到處流竄,到處攀比爭鬥,做一些自以為體現俠義和容易成名的事情,所謂闖名聲,混經歷的年輕人,其盛況,不下後世紅衛兵的全國大串聯。

這些人留在家鄉的往往就是周處,殷攀那樣魚肉鄉里的禍害,出來混的目的也是開眼界和尋找更好的晉身的機會,打出名勝和招牌後,給有錢人家做護衛保鏢,那是最低的層次,接受權門顯要的供養,級別稍微高一些,積累足夠名聲和傳說,在黑白道中打拼出一片家業,那也只是一般的成功人士。

所謂做遊俠的最高境界,與那些士林清流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身所學藝,售於帝王家,俗話做什麼買賣都沒輔佐一代帝王更划算,從軍建功也是一個捷徑,據說當年三原大俠李靖就屬於這類成功人士的典型,王維在當世流傳一時的《張安少年行》“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繼,投軍赴邊盛況。

而河東素來世家大族眾多,吃飽沒事做,遊手好閒的年輕子弟比比皆是,出的遊俠兒也最多。

我帳下那位老將高適,早年出道時也有《少年行》,“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裡。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如雲屯。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則說的是這些河東遊俠子的生活。

這個龐大的群體,可以說讓地方官府又愛又怕又無可奈何,人數實在太多了,而且不乏背景。他們常常藐視王法,自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