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而鼓勵將領無截止的抓差拉丁,縱容士兵自行劫掠地方。

哪怕身死後,還留下田承嗣、李懷仙等一大堆藩鎮割據的爛攤子,相比得勢後殘橫暴虐的安祿山,這人就象躲在暗中的蝮蛇一樣,善於審時度勢,應時借勢,又很會收買人心,在頭幾年的戰亂中,從一個外系的部將不動聲色的崛起,並

最大的好處。

在這個時空裡,

同樣是收縮人馬在范陽觀望的史思明,雖然在郭李兩大名將聯手打擊下他的日子並不好過,但相對其他部叛軍,還是最大限度的儲存了可觀的力量,在安軍中已經擁有相當的名望和聲威,特別是經過洛陽事變之後,許多地方分屬的叛將,周、耿仁智、張不矜、駱悅、蔡文景、許季常,周萬志、周子俊、曹將軍、阿史那玉、向貢紛紛走奔其帳下,積聚起一股不可小視的實力。

而遠在河南淮北一線的令狐潮、尹子奇等南路叛軍,聽聞洛陽被圍後,當即軍中不穩,就逃散了許多,回師途中又被沿路鎮守中道截擊,折失大半人馬,在曹州重新站穩腳跟後,也宣佈願附其旗號從事。

“正是”他面對我的怒氣,頭也不敢抬“盤踞在濟陰、東平、魯郡等地的南路逆首令狐潮,突然使賊將王德福出兵陷魏州,殺太守馮成進,進而圍州號稱10萬眾,州為南北漕輸要,大軍所濟。”

說到這裡他小心看了我一眼,隨又鼓起勇氣繼續道

“中軍的列位節帥都說,眼下諸軍籠城正當緊要,士多疲敝,備戰的禁內三軍中,也就我部有這個餘裕。經刊發出來……

“靠”我又吐了一句髒話,這些傢伙還真是想把我打發走。這令狐潮也算是小強級的人物,屢屢被南邊那個守城專家打的一敗塗地,卻沒次總能兵強馬壯的捲土重來,後來的成為唐朝心腹之患河北三鎮中,似乎也有這號人。

我不是不願意和友軍一起作戰了,只是龍武軍作戰自有一套體系,如果強行和其他部隊混編一道用,就不免被拖累了,做別人的炮灰這種事情,還是能免就免。

果然如此,前往中軍的結果是不歡而散。

我拂袖氣沖沖的出來後,面上的忿忿之色已經漸然淡去。

“這樣,妥當麼”隨行的掌書記杜佑,小心的問道,都說我擅用降將叛官,頗有爭議,因為自出長安後,我的幕僚眾裡就多了杜佑等人,還帶上了崔光遠、薛嵩等,雖然朝廷已經赦命他們,但基於留在長安很可能成為不對路的勢力,角力犧牲品。還有一些潼關抓獲的賊將,他們的價值雖然不如李歸仁,但是也熟悉一些叛軍內部的情形。

“反正該說的我都說了,信多少是他們的事情了”冷靜下來後,我也覺得自己的意見有些太匪夷所思了。

誰都知道史思明不好對付,但多這種缺乏正式依據的東西,與會的大多數將領還是表現出了冷淡、意外、抗拒、譏然等態度,除了近乎崇拜的相信我所謂的直覺和大局觀的那些部下外,也就河北採訪使顏真卿、山南節度使崔圓、南陽魯靈等屈指可數的老關係戶,對我的說法稍動顏色,其他幾乎是頗不已為然的態度

這也難怪,在整個前期戰亂中,史思明的表現在整個叛軍集團中,只有二流水準,戰果也始終掩蓋在蔡希德、孫孝哲、崔佑乾等的盛名累累之下,反而屢屢被郭子儀、李光弼的手下大將打的落荒而走。

除了顏真卿這樣有過切身之痛的個例外,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倒是盡力為我緩頰,但多數將帥似乎並不把這個藩將太放在心上。更何況,此君已經向朝廷提出願意輸誠的態度,現下的范陽正與朝廷的密使,就歸降的條件而討價還價。

在這種情況下,我總不能說,這其實是在歷史書裡寫的明明白白的,在這個假意天命的封建時代,沒有理由的未卜先知,同時也是引起災禍的根源。

在唐書膩臣傳,與安祿山並稱首惡的史思明,屬遼東夷州突厥族人原名窣幹。通曉若干種少數民族語言。當任過邊市的小吏,後來不滿於+狀,乃追隨剛出道的同鄉和好朋友安祿山,冒充唐軍使節,騙殺契丹部眾數十,以其首級作為投軍的資本,得幽州節度使張守矽任為捉生將,自此開始發跡。

這人比奸詐殘忍,多謀而善揣人心的安祿山更矯智多變,而且不似安那麼張揚,更懂得韜光養晦,甚至不惜卑躬屈膝、奴顏乞求以麻痺對手。史上,唐王朝不是不想剪除這個毒瘤,但這傢伙實在太狡猾了,反而演變成一場更大規模的叛亂。

暮而黢碩的老帥郭子儀還好說,起碼很有城府的維持了一點基本禮貌,但那而立之年爽朗大叔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