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2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現在種下的種子,終於有一些收穫。

據說,聽說他一得到族兄的傳口信“願為國家效否”,就當夜留書拜別師長出走了,倒十分符合他敢做敢為的性子。

但是其中還破有些波折,因為他是孤身上路,也沒有引見和相應身份證明。想要打聽一隻軍隊。特別是象龍武軍這樣行動飄忽而迅速的行蹤,顯然是個大問題,全憑一些道聽途說的傳聞。讓他走了不少彎路,龍武軍入河南,稚陽保衛戰打完,他才趕到查點被當作奸細抓起來,憑貼身地一封介紹信才得以脫身,然後一路追尋著過來。卻始終不得其道,登州伏擊戰,到汴州之圍,他一直就在河南境內追隨龍武軍地行蹤打轉,甚至因為戰亂,屢屢被滯留在一些地方,沒少吃苦頭。

當然,韋韜也終是明白。費了老大的工夫找上門來,叫他這麼回去顯然是不現實的。

象他這麼一個世家地小少爺,突然跑來投軍,在龍武軍中。也算是一個大新聞。

在一片被喚過來觀禮兼品評,兼看熱鬧發揚八卦精神的龍武軍諸將。各種議論和目光中,穩靜的不象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待人接物舉首投足,十足的世家子弟的風度,讓人挑不出一絲地毛病來,而且傲然和自信中,有一種超出同齡人的深沉,顯然是韋老二愛惜這個天才族弟,怕莫名其妙得罪了,對我的一些習性早打過預防針,但是看到我的年輕,還是難以壓抑的驚訝匪夷所思等內容。要知道,我的部下普遍的年輕,連那個四十才過半的高適,在我軍中都變成了老將。

我笑道“不用拘束,不要看我現在如何地風光,半載前,還不過是哥舒元帥帳下一小卒爾,主官皆殉國後,僥倖得上位,又有幸遭遇了天家,種種遭遇,才得到了賞識,不過三旬,就有了現下的地位……人生際遇,卻是不勝唏噓的。希望你能好好掌握的,雖然只是個卒頭,但是不想做大將軍地兵,也未必是個好兵。”

“不過,我軍中可不留閒人”我話鋒一轉,冷下臉來。

“你能吃苦麼,你能放棄過去優遇的家世和出身,從一個小卒頭做起麼”

終是少年人地心性,不然也不會因為一份手書,就大老遠跑過來,絲毫不掩飾的喜歡冒險和渴望上進的**,燃起火熱的光芒,卻收斂了的傲氣和鋒芒,恭敬的“但聽軍上吩咐”。

還是年輕人好,並是不是什麼事情都藏的住。

“很好,從今天開始世上,就沒有高門韋十四這人了,只有一個小卒頭韋氏”

我讓他先在參軍掛個身份學點東西,然後平日就到童子營裡領一個百人隊,反正最近又收了許多戰爭孤兒,相比小楊的野獸派作風,不知道他能帶出什麼樣的風貌來。

說到這裡,我轉頭

“小楊回來沒有”

外頭應了聲,推帳近來。

他看見回來領命的小楊,相仿的年紀,同樣的身份,同樣的鋒芒畢露,不由眼光中頓時碰撞出些許火花的,讓我覺得日後的生活定會精彩許多。畢竟,作為龍武軍第三代來培養的五小尉,小楊、向允、卓奕、全承泰都是一些好狠鬥勇之輩,放一個另類進去,也許還能起點鯰魚效應。

李萼笑笑上前分開他們,引了下去。

重新坐定下來,看起相關的文書。

而根據江夏來人的密報,韋皋的留書出走,在江夏那裡鬧出了不小的風波,但讓我很有感嘆的,這傢伙還真是個風流小色狼啊,居然喜歡年紀比他大的女子,據說在江夏一代的行院裡,他年紀雖小,卻似乎很受歡迎。難道他有戀姐情節。

歷史上他就敢犯天下之大不幃,朝廷的例行保舉中,為蜀中名伎薛濤,請授校書郎,雖然無果,卻也成就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唐女校書之名,被傳為一代佳話。如今薛濤已經在我家了,他也找上門來了,讓直感嘆歷史的巧合。

而我能夠知道他,也是從唐人小說《玉簫傳》開始的,據說他與從師的姜使君之子——姜荊寶的青衣小婢玉蕭有私情,卻辜負對方等了八年絕食而死,一直疚於懷。

不過,這倒是一個好發揮的地方啊,本來象他這種號稱“離天尺五”的名門族,對於這種身份懸殊的關係,基本是沒有好結果的。

不過所謂家族的反對,以我現在的權勢來說不是問題,只要肯幫忙,輕易可以促成這個佳話,給對方一個門當戶對的身份和門第,也是一樁很有潛力的長期投資。

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

河北的戰事,還在斷斷續續的進行著,郭子儀穩定了全域性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