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往來上與政事堂所屬的堂後官,侵軋起來也是各不相讓,再加上科舉在即,洛陽城中紛紛擾擾的,很有些熱鬧看頭。

不過我卻因為婚假避開了這場是非,也算是意外之得,要知道脾氣剛烈的樞密副使來滇,在丹鳳門下,對出演無狀的御史飽以老拳,已經成為洛陽時要對上的笑聞。

現在樞密院裡,除了我代表的中軍龍武系外,還有兵部尚書梁宰和樞密副使馬廩所代表的河西系,郭子儀門下的朔方系、李光弼背後的河東系,乃至因為河北四柱臣之一來滇入為樞密副使,而崛起的河北系。

自從河北逐漸略定後,皇帝小白一方面致力於削減中原各路龐大的駐軍,一方面又是優撫手段,把那些資深宿將從前方領兵的位置上挪下來,加上知樞密事、知樞密副使的頭銜,全部塞進這個新設的最高軍事部門,參贊訾議。

乃至變成一種慣例,但凡將帥退休前,都要掛上個樞密院的職事,才算圓滿。

我現在身領總章參事府以諮軍國,內樞密使職分內的畿內、關內兵馬,還兼領西南路戎務。看起來實權極大,位列四位樞密副使之前,卻由比前兩位號稱總署天下軍國的左右樞密使,有更大的餘地和實務。

畢竟總署天下兵馬事這種東西,正因為明面上管轄權利太大,能做的事情反而不多了,尋常時期也是不得輕易動之,動輒就是大規模國戰的格局。幾位能夠總領數道征伐的樞密副使,已經足夠與宰相併立權重一時了。

前兩年又除西南路兼領,改由親密戰友韋韜以樞密知事繼續分管。而且在朝廷分道之後,內樞密的職分只剩下關內和兩畿、直轄十六府。作為內樞密直管近畿廳,還有一個形同儲君的雍王在見習軍務,逐漸熟悉事務後分署部分權利勢在必行。

一旦雍王將來登基,按照避諱的慣例,這個內樞密的職位就不再任人,而象當年的尚書令一般空懸起來,實際職權則有皇帝委任的一位到數位知樞密使行駛。或許我就是唯一一任也是最後一任內樞密使。

所以我,還是把事情交給別人去出頭的好……

洛陽城中,皇帝小白再次從批閱好的摺子對立抬起頭來,自從建立通政司和擴大進奏的範圍以後,作為皇帝需要處理處理公務的數量也變的大了許多,雖然經過省臺和政事堂的進一步,哪怕有諸多學士、承製的輔佐。

喝了口魚朝恩遞上的參茶,點了點有,又戴起水晶磨片的鏡框,長期大量批奏,讓他眼力損耗的厲害。

天下連續三年沒有大災荒了,只有一些河汛的例行氾濫,按照傳統連年的風調雨順,可以引申為天子的聖德和宰臣們的清明,朝中已經有聲音建議改元以紀念之。

泰興朝大部分頒佈的政令也在施行當中,雖然有所波折和衝突,但是總算是在緩慢而逐漸的推進著,更多的錢糧被收上來,又大把大把的花出去,流轉的數額已經趕上開元的初年,自開元后連年崩壞的朝廷人望和權威也被重新樹立和鞏固起來,

雖然每年積累的赤字還是很高,但是沒有大規模對外用兵的由頭,也不用再維持龐大的邊備,財政狀況的好轉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朝臣也普遍的年輕化,雖然不失浮躁與激進,但是同樣也更有活力與進去心,乾元朝那些愁雲慘淡,或是暮氣沉沉的朝堂氛圍,除了少量不如意和麻煩外,簡直就是理想的中興之世氣象。

“最近市面上有什麼關於科舉的逸聞麼……”

皇帝小白髮問道,這也是他政務亢餘的一大消遣。

宮中名下的五坊小兒經過重新梳理後,現在改行專門收集市井見聞這種東西,按照重要程度分類,無關緊要的提供給諸多官辦的文抄,作為進益。

聽了這句話,魚朝恩趕忙奉上一本書

“這是什麼……”

皇帝小白看見這本書,跳了跳眉頭。

“官場現形記?”

“梁瀛洲門下流散出來的……”

魚朝恩苦笑著臉道

“據說梁瀛洲發給門下應考的必讀之物……”

皇帝小白不由皺起眉頭,第一反應那位妹夫又開始折騰了,不過要是那兩口子閒下來不折騰,那還能叫鬼更愁麼……

巴格達城中,躺在波斯毯軟塌中的首席大臣首席大臣伯克麥爾。哈立德,這位哈里發的心腹臂膀和智囊,阿拉比亞世界最有名望的人,正在面無表情的挺起來自家族總管的回報。

連續失去兩個嫡親兒子的訊息,讓這位老人看起來有些心力憔悴。低著頭的總管不敢看他的臉色,只是繼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