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的韋見素,對著他的長子御史大夫韋鄂輕輕哼了一聲。

“好大的口氣啊……”

這話就說的極是誅心了,北府兵那是南朝時代的勁旅,宋祖劉裕等人改朝的重要憑依,差點逆天改命,從亂華五胡手中光復中原的強力軍事集團;六鎮即北魏之六鎮,那更了不得,號稱北朝帝王將相淵裡,從東魏到西魏,從北周宇文氏,到高氏北齊,乃至地方的強力割據政權,都是出自六鎮的後人。自號稱三朝國丈的獨孤氏,乃至隋楊李唐的國朝祖上,亦有不少淵源。

但有一點無一例外,對當時的朝廷來說,都是尾大不掉的禍亂動dàng之根源。

“就算是梁瀛洲本身,也恐怕是始料未及啊……”

韋鄂表情凝重的望著自己的父親,輕輕的嘴角似乎又很有些隱喻的慶幸。

“危言聳聽,譁眾取寵而已……”

韋見素無謂搖搖頭。

“你以為天子和諸位相公都是痴愚不見麼……”

“為什麼天子和大李相公可以力排眾議,矢志支援金吾、安西諸軍西拓的支給錢糧……甚至為此就近抽取西北諸道兵馬錢糧民力也不惜餘力……”

“這是澤魚而竭麼……”

“還不是因為龍武舊部牽扯到的格局實在太大了,只能外引而徐圖之……”

“你又知道兩學所屬名下,每年要培訓多少學子,又有多少人能得到職事和外任……而不是呆在候補的序列裡苦熬資歷……”

“這不過是大勢所趨而已……而這一切都是那位梁瀛洲所營造出來的……”

“無論是南平,還是安東,或是新近的戰事紛繁的安西,都不過是禍水外漸的謀劃而已……”

“一切的一切,只是讓這麼一大股不斷茁壯的力量,能夠遠離朝廷中樞和國中權利制衡的體系,在鞭長莫及之地任由其興風作浪,而不至於對朝廷相對安定的格局產生什麼衝擊……”

“六鎮北府又如何,綿連的紛亂之世才是其尾大不掉的根源,太平盛世也不過是套上籠頭的狗而已……”

“亂世jiān雄,之世能臣,不過應運而生爾……那裡真有什麼定數啊”

“有這麼一個堆促,也是未嘗不是好事,天子只有愈加振作奮發,勵精圖治,才不至於給這些……”

遙遠的呼羅珊,終於迎來的久違的綠sè,

隨著開春北方商路的回覆,蜂擁南下的商人們,也帶來可薩國內的資訊,其中也包括了來自王都伊迪爾的使者。

“可薩國中請求援力……”

嶺西總管行轅的中軍大帳中,眾將被宣讀了這個訊息,頓時爆發出一陣聲浪。

“痴心妄想”

“斷然不可……”

“眼下攻略正是緊要的關頭……每一分兵馬都是寶貴的”

其實渡河之戰的戰果,並不像所宣稱的那麼大,主要是一場預計的包抄圍殲戰,最後被打成了追亡逐北的擊潰戰,但根子卻是在那些附庸、僕從軍身上,為了爭搶戰利品和俘虜,在戰場上各行其是,無法約束士兵,而導致不少呼羅珊士兵付出一定代價後,脫逃出去。

因此除了被圍在木鹿大城中的大食軍外,地方上還散落了不少成建制的敗軍,須得分出足夠的兵力來應對之,要剿殺和肅清需得費上不小的功夫,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既然要大規模的使用他們,就必然要承受相應的後果和代價。

現今歸屬在嶺西行臺帳下的附從兵馬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類主要是國中隨大軍從徵的城傍、番軍之屬,前者本身就是大唐邊防序列的一部分,戰鬥力和裝備水準都相當可靠,而後者也大多數有與唐軍協同或是配合作戰的經驗,甚至參加過國內平叛,因此戰鬥力也是有所保證的。

象靜邊之戰後的拓碣軍殘部,可是參加了安史之亂中官軍的大部分戰役,可謂戰績彪炳。

不過這一類種類最雜數量最眾,既有傳統附庸的回紇兵,亦有輾轉過多個勢力的契丹、奚族等雜部,既有新降服的青海部和吐谷渾舊部,亦有党項、西羌等河隴土生藩族。

但是令行禁止的情形也會好一些。

一類是拔那汗、勃律、梵衍那為首的西域藩屬列國,再加上沿途征服或是光復的地區、大小藩臣城主按照人口物產比例,所徵發而出的兵馬伕役,比如前康國、安國、石國、史國、何國等。

此類藩國兵馬作戰方式自成體系,只適合從戰役層面上進行徵發調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