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2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置燕然都護府城統之,六都督、七州皆隸屬,其都督、刺史給玄金魚符,黃金為文,作絳黃瑞錦文袍、寶刀、珍器賜之。又在其地駐軍,修築大道(天可汗道),設驛站,抽賦稅。

後來回紇國崛起於娑陵水(色格楞河),相繼擊敗宗主西突厥,向北又擊破後突厥餘部,得其草地人口,強盛起來,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今阿爾泰山。

現今的回紇國。分為九大種:一曰回紇,二曰僕骨。三曰渾,四曰拔野古,五曰同羅,六曰思結,七曰契。八曰阿布思,九曰骨屋骨,也稱外九族。在最大的回紇氏族內部,又分為藥羅葛、胡咄葛、唿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咀素、藥勿葛、奚邪勿九姓族。這九族又被稱為回紇內九族,其中藥羅葛是世系的王族和最大的領主,這外九種和內九族,再加上被征服的拔悉蜜、葛邏祿兩客部,構成了所謂的十一姓回紇汗國。

作為非主體民族的鐵勒後裔,客姓部落的拔悉蜜、葛邏祿兩族,在回紇國內地位最低,甚至在部落種姓成分最雜地同羅胡之下,凡有戰事必為前驅,屬於被消耗的重要炮灰一族。

由於歷史遺留。他們不但要對王庭納貢。也同時對唐稱藩。象主要成分是突厥別種葛邏祿部,就有許多部落就參加了高仙芝率領地大食遠征軍,然後在恆羅斯城下,倒戈叛逃到大食控制區去。

入唐作戰時,由於葛邏祿氏族遠在安西,事實上王帳就近調遣了大量拔悉蜜部的健兒,入唐應徵,所以他們靠上王子葉護,並希望藉助唐朝之勢,對自身有所改變紜紜。並不希奇。

但真正與了龍武軍產生交集的,還是數年前。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繼承了大多數遊牧國家的特色,除了對外戰爭和擴張時期,在平時十一種回紇,並不是一塊鐵板的,除了佔據最大最好的草場領地。擁有最強最多牛馬和士兵的回紇族之外。其他氏族之間,每年都要為領地、草場、水源相互競爭。然後在各大氏族內部的大小部落之間,也是同樣地生存競爭關係。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佔據統治階級金字塔頂端的王族,所樂見其成的。

自從利慾薰心的同羅胡,大舉南下被擊潰,主要組成統治階層的兩支大部落幾乎被打散,其中得到好處最大的,就是僕固懷恩出身的僕骨部,其次就是這支拔悉蜜部,說是協助盟軍也好,說打落水狗也好,與龍武軍也不算陌生。但是顯然他們這次所圖不小。

而這位中間人豆盧著的來頭,也不小。

所謂豆盧是漢化的藩姓,自北朝以降,這些草原民族本來沒有所謂的姓氏,後來為了方便與中原人交流,才以部落為姓,逐漸構成了稱謂。豆盧原為鮮卑族慕容氏地一支,後燕慕容萇降北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鮮卑語“歸順”地意思),其後代相傳姓豆盧,稱為豆盧氏,唐朝以起祖地置豆盧軍,也是針對回紇的邊鎮之一。

他祖上豆盧欽望,為武則天時宰相,在本朝也算是個名門之後,出過好幾位處理藩務著稱的流外官。

至於他怎麼會和大王子葉護攪和到一塊,替拔悉蜜部出頭……雖然說是避嫌和保密,但我更懷疑這是什麼派來的,或是什麼政治背景下的陷阱,沒有見直接他,只是安排崔光遠與他會談。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

他不但需要足夠鐵器、糖、酒、鹽、茶等重要物資,還需要大量的精煉煤,鐵器可以裝備部落,糖、酒、鹽、茶都是可以用來收買人心的生活消費品,特別是糖和酒,長期遷徙奔襲中保持體力和精神的好東西,而煤則是用來過冬的。'閱讀文字版,請上'

當初,

金吾軍在草原上依照水脈走向築連環子城地時候,也順帶進行一些地質勘探,只要按照水利專家的勘測,截流的堤壩一起,下游的水流量,就在控制當中了,這或許一兩年看不出成效,但只要數年就有可能改變草地區域性水草環境,比如窪積成新的沼澤溼地,或者透過浸潤土地,將半乾旱半菸鹼的地貌變的適合耕作。而草原上地水源是有限地,哪怕一條再小的溪流也是珍貴地,遊牧民族雖然號稱居無定所,但牛羊活動範圍是以水脈的分佈決定的,控制住主要的河流,等同也扼住了期間遊牧民族的生命線。

但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有件奇怪的事情,在古榆林關以北、統萬城遺址以西的一個被稱為響水川的地方,按照慣例挖土下去勘探地質結構,以決定築壘的地址,以及決定是否有足夠厚地土壤層,進行屯墾耕作還是圍場廄牧。結果探鏟打下去不過五尺,就遇到一個黑色無法打穿的沉積岩層。帶出來地樣品直接初步判斷是類似煤矸石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