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的利益就算放棄自家的田畝又能如何?
與妥協派相對的就是強硬派,王瓊等人都屬於後者,這些豪門家大業大,取捨起來也比較困難,自然沒有那些小世家那麼灑脫。何況同屬士黨一脈,他們在朝堂上還有一部分利益,自然不會妥協,對抗到底才是他們的最終抉擇。
而在兩極之間,還有很多舉棋不定的,畢竟身家前程攸關如何謹慎也不為過。妥協派都是些小世家,不用理會也罷,可中間搖擺的這些人身份構成卻比較複雜,造成的影響也很大,沒有他們的話,這事兒還真就辦不成。
所以一時之間,王瓊等人也擺不平晉黨內部,倒是惹得王鏊好一番腹誹,王瓊、周經也是無言以對,比起屢屢團結一致跟謝宏對抗,傷亡慘重依然不退縮的江南士人,晉中同道確實市儈了點。
要不是韓文從大同發了信來,聲稱他有辦法統合晉黨,至少可以令晉黨的核心人物義無反顧的參與大計,楊廷和幾乎認為計劃已經失敗了。
接到韓文來信,楊廷和慶幸之餘,暗自裡也是嘆息不已,朋黨這玩意除了在政爭的時候有用,確實幹不了什麼實事兒。
黨派是一群因為相同的利益走到一起的人,不過,除了團體的利益之外,他們分別也有著各自的利益,因利而合,當然也會因利而散。別看朝爭的時候,晉黨從來都是鐵板一塊的,可真要較真的話,他們還真就不行。
這事兒他不上手,也只能乾著急,而天津一反常態的對外開放之後,那裡的種種新舉措也有風聲傳到了京城,這就讓包括楊廷和在內計程車黨們更憂心了。
一個旅順還沒解決,結果又多了個天津,再加上正在籌備中的威海衛,以及預定好了的登萊二州……這樣下去,等到江南人最終發助的時候,天知道謝宏會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