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彙報此事,請張太后進行定奪。
“你確定沒有看錯?方進士與刺客頭子見過面!”張太后接到奏稟後大吃了一驚,面無表奇怪地望著跪在面前的幾名東廠番子,她最不願意看見的一幕還是發生了,方良接連對李雲天和張昊下手很顯然是受人指使。
“稟太后,小的們看的真真切切,那天方進士在一處民宅裡等人,去的就是那名被抓的刺客頭目。”一名跪在前面的東方番子連忙抬頭向張太后肯定地說道。
“去,把那戶民宅裡的人悉數抓來拷問,此事私下進行,切不可驚動外人,以免打草驚蛇。”張太后沉吟了一下,神情嚴肅地向丈夫下達了懿旨。
兩天前的晚上張太后接到了金英的彙報,知道方良私下裡見了國字臉大漢,她萬萬沒想國字臉大漢竟然行刺張昊。
“太后,那方進士如何辦?”張輔聞言躬身問道,方良無疑是張昊遇刺一案的重要人物。
“嚴加監視,等拿到確鑿的證據後再行審問。”張太后雙目寒光一閃,冷冷地回答,她要一舉擊潰方良的心理防線,讓方良無法心存僥倖。
“臣遵旨。”張輔聞言一躬身,急匆匆地去安排接下來的事宜。
“母后,兒臣擔心方良身後之人可能會狗急跳牆,母后不得不防呀。”等張輔等人離開後,越王從屏風後面閃身而出,鄭重其事地向張太后說道,他剛才一直躲在屏風後面聽了張昊一案案情的最新進展。
“來人,宣親軍都護府大都督崔安!”張太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沉聲向侍立在一旁的女官說道,準備加強皇城的防務。
“母后,武平侯深得太宗皇帝、仁宗皇帝和先帝信賴,由他坐鎮皇城,皇城定可無憂矣。”越王聞言雙目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異樣神色,沉聲向張太后說道。
武平侯崔安是永樂帝任命的親軍都護府大都督府,歷經永樂、洪熙和宣德三朝,由此可見其深受皇帝的信任,當年洪熙帝和宣德帝登基的時候他都堅定地站在了洪熙帝和宣德帝的一邊。
因此,張太后對崔安是無比的信賴,有崔安坐鎮皇城的話她非常放心。
一身孝服的崔安被宣來慈寧宮後,張太后叮囑他要加強皇城的防務,親軍二十二衛裡除了錦衣衛和歸御馬監的龍驤衛和虎驤衛外,剩餘的十九親軍十九衛皆加強戒備,沒有她的懿旨禁止京軍進入皇城。
崔安知道京城現在的局勢複雜,也清楚張太后此舉是以防不測,大明自立國來還是第一次遇到儲君是八歲孩童的事情,因此天知道屆時有何事會發生。
“太后,臣想呼叫驍武軍的火炮營和火槍營。”崔安知道事關重大,故而沉吟了一下後向張太后說道,“如果有火炮營和火槍營協助防守,那麼皇城將堅不可破。”
崔安之所以這樣並不是沒有原因的,他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親軍的戰鬥力不及京軍,萬一有什麼不測之事發生的話,親軍很難抵擋京軍的攻城。
不過,要是有驍武軍的火炮營和火槍營協防的話那就另當別論,先別說驍武軍的火器天下聞名,首先就給了對手極大的震懾,再加上驍武軍的火器異常犀利,用於守城的話將依託皇城的城防給攻城的敵軍造成大量的遠端傷亡,使得敵軍很難接近城牆。
況且,如果驍武軍的火炮營和火槍營與敵人交手的話,那麼城外驍武軍大營的數萬虎狼之師將站在張太后這一邊與攻打皇城的敵軍交戰,由此一來可解皇城被困之圍。
第833章 恍然大悟
“驍武軍?”聽聞崔安提及驍武軍的火炮營和火槍營,張太后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她當然知道如果能呼叫驍武軍的話不僅皇城將安然無憂,而且京城的局勢也會平緩下來。
可現在關鍵是李雲天不久前葬身於京畿都督府的那場大火裡,現在市面上謠言四起,傳言宣德帝效仿明太祖大肆屠殺朝廷的功勳,為了使得太子能夠安然繼位本想用莫須有的罪名殺了李雲天,不成想被李雲天識破,後來只有強行下手,用一把大火將李雲天置於死地。
這不僅使得民間百姓感到震驚,同時也激怒了講武堂的武官和驍武軍的將領,十幾名講武堂自盡在京畿都督府大堂的往事還歷歷在目,如今再加上李雲天被害,可謂新仇舊恨一起算。
講武堂和驍武軍有一個現象非常特殊,那就是裡面的武官和將領的年齡都非常輕,除了王簡這種老將外中高階將領的年齡通常在三十多歲,而基層武官的年齡通常只有二十多歲,可謂不折不扣的少壯派力量。
因此,這就使得驍武軍的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