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換成了嘉峪關守軍,而真正的遼東軍區部隊則已經悄悄潛出了城。
李雲天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前來關西的行軍速度比較緩慢,如果換做他的話肯定一個月前就抵達了關西,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有了穩妥的進軍大明的方式。
另外,繞過嘉峪關走草原也是一條進攻大明的絕佳途徑,如果換做李雲天的話,肯定會選擇分兵佔領河套,然後進攻大同,這是北元進犯大明的常用路線,對北元來說可謂駕輕就熟。
故而,在當前河套地區和山北軍區兵力空虛的情形下,李雲天不得不早做打算從青龍城抽調兵力來防備帖木兒帝國和北元選擇這條路徑進犯大明。
第1057章 委以重任
青龍城城南大營,李雲天的書房。
左軍左都督安勇侯、安勇侯白安,驍武軍關西大營統帥、義武伯魯民恩,遼東衛所部隊統兵官、寧明伯薛武,以及李子曦分坐在屋內兩側的座椅上,相互間說著話。
對李雲天把他們召來這裡四人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就在不久前才剛剛結束了高階將領議事,故而感到一定有什麼大事發生,使得李雲天又把他們喊了過來。
“王爺!”就在四人好奇地議論著的時候李雲天健步走了進來,四人紛紛起身相迎。
“諸位,本王這次把大家召來是要告訴大家一件事情,據本王得到的可靠訊息,進犯關西的敵軍將繞過嘉峪關前去河套,然後經河套越過長城進犯大同。”
在書房的書桌後落座後,李雲天看了一眼在座的白安四人,神情嚴肅地說道,“這是本王最不願意看見的一幕,現在我大明北方的軍隊集中在青龍城和嘉峪關兩處,區域性地區兵力空虛,一旦讓敵軍進入河套並且攻取大同後,後果將不堪設想。”
“王爺,怪不得他們行軍的速度如此緩慢,原來是打了這樣的算盤,竟然避開我軍主力,捨近求遠前去河套!”白安聞言頓時吃了一驚,一臉詫異地望著李雲天。
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在關西佔盡了優勢,只要攻取了嘉峪關就開啟了進入大明的大門,而他們卻放棄在關西與明軍決戰,不遠千里前去河套地區,這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此舉無疑是在嚮明軍示弱。
換句話來說,在西域擊敗了大明西征軍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現在對大明在關西的軍隊充滿了忌憚,否則按照他們的行事風格肯定會全力攻取嘉峪關,這樣一來大明西北唾手可得,而且東可攻京師,南可下江南,在戰略上將立於不敗之地。
自從大明立國起就加強北方的防守,其主力都集中在北方,不僅沿著長城修建了九邊要塞,洪武皇帝更是將兒子們的封地都封在了北方,以此來拱衛中央。
永樂皇帝則比洪武皇帝還要看重北方的安危,竟然把京師遷來了北京,以天子之尊來守護大明北方的國門,大明北方軍事實力之強可見一斑。
因此,帖木兒帝國和北元選擇經河套攻打大同雖然可以避開在關西與明軍決戰,但勢必要遭受北方軍區軍民的殊死抵抗。
尤為重要的是,長城的內三關將阻擋住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南下的腳步,他們必須要攻破其中的一道關口才能進入大明山西和北直隸。
既然帖木兒帝國和北元選擇了攻打大明的長城內三關,意味著他們認為大明在內三關的軍事力量不如嘉峪關,他們將付出更小的代價將其攻克。
不得不說,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這個決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旦長城的內三關破了,那麼大明的京師將重蹈幾年前的覆轍被其圍住,而大明短時間內無力組織軍隊救援,屆時肯定會從嘉峪關調兵,有什麼能比京師的安危更加重要?
“寧明伯,這次敵軍將派二十萬人馬前去河套,其中西察合臺兵力十五萬,北元兵力五萬,本王已經給蒙古布政使司下了公文,他們將全力配合你們作戰,務必要把敵人阻擋在長城之外。”
李雲天知道這個訊息會使得白安四人感到震驚,沉吟了一下後神情嚴肅地向寧明伯薛武說道,“此次作戰蒙古布政使司將提供約五萬兵力,敵眾我寡,希望爾等奮勇拼殺,只要堅持到大雪來臨之際本王就給爾等記上一功!”
“王爺放心,卑職等人定當全力以赴,西察合臺和北元的人要想越過長城唯有踏著卑職等人的屍體。”薛武聞言當即起身,鄭重其事地衝著李雲天一拱手,神情堅毅地回答。
雖然此次作戰萬分兇險,遼東部隊只有七萬人,加上蒙古布政使司的五萬人也不過十二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