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部分(1 / 4)

小說:執宰大明 作者:熱帶雨淋

說起來有幾分可笑,王振之所以能夠飛揚跋扈,很大程度上是張氏太皇太后的縱容,否則宣德帝駕崩後內廷早就被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聯手給滅了,要知道那些輔政大臣都對內廷的那些閹宦心存鄙夷,不希望受到內廷的制約。

在正統帝年幼無法親政的情形下,內廷的宦官們唯有依靠張氏太皇太后才能自保,而張氏太皇太后為了制衡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不得不依賴宦官們,畢竟宦官是皇家的奴才,相當於皇家的財產,依附皇家才能生存,自然也受到皇家的信賴。

原本,張氏太皇太后希望正統帝能像宣德帝一樣能從容駕馭那些宦官,使得宦官們不敢造次,一心為皇家服務。

可惜張氏太皇太后的身體情況使得她看不見那一天的到來,正統帝雖然被她悉心培養但畢竟年紀尚輕,還無法駕馭那些資歷深厚的朝臣,也掌控不了那些圓滑的宦官,為了使得那些宦官順服唯有進行敲打和威懾。

讓李雲天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正統帝的身邊並不僅僅只有王振,還有一個與他關係密切的宋大山,誰也不清楚兩人之間有著秘密交情,李雲天正是從宋大山那裡得到宮裡的動靜。

值得一提的是,宋大山的家人在宣德初就已經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在李雲天的安排下,宋大山一家獲得了新的身份,不僅加入了九州商會,而且其家族子弟還進入了講武堂,使得宋大山沒了後顧之憂。

像宋大山這樣的宦官,雖然有著足夠的權力的名利,但由於沒有子嗣只能把未來寄託在家人的身上,希望使得家人能過上好日子,家族興旺發達。

如果按照親疏關係,宋大山與正統帝的關係比王振更近一步,而且宋大山的官職始終壓了王振一頭。

當年宋大山和王振跟著宣德帝避開漢王的追殺進京登基後,宋大山成為了御馬監左監丞,而王振只是御馬監右監丞。

即便是現在兩人升了官,宋大山的御馬監左少監依舊要比王振的御馬監右少監高上那麼半級,兩人中以宋大山為尊。

王振之所以飛揚跋扈,成為了內廷中風頭最為強勁的人,是因為宋大山聽從了李雲天的安排並沒有介入到朝廷的權勢中,對司禮監敬而遠之,其目標是掌控了宮中禁軍的御馬監。

雖然王振有些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但是對宋大山還是非常客氣,畢竟兩人的靠山都是正統帝,而且正統帝對宋大山更為信任一些,再加上宋大山無心司禮監,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直非常好,結成了牢固的同盟。

有宋大山暗中牽制王振,李雲天對此感到放心,王振的一舉一動都會傳到他的耳朵裡,使得他能清楚王振下一步的動向。

“王爺,倘若張氏太皇太后病重咱們該如何應對?”跟在李雲天身後的林馨聽見了李雲天的那聲感慨,沉吟了一下後嬌聲問道。

從楊溥凝重的神色上林馨覺得張氏太皇太后的時日好像不多了,李雲天應該佈局安排張氏太皇太后死後的事宜。

很顯然,失去了張氏太皇太后的威懾後,京城的各派勢力必將進行一番混戰,以重新劃分朝堂上的格局。

“靜觀其變。”李雲天早就考慮好了對策,聞言不動聲色地回答,他並不想介入朝堂上的這次勢力大洗牌。

實際上,內廷和文官集團在朝堂上爭奪的地盤是兩江十三省,而李雲天的地盤是交趾、遼東和關西等偏遠之地。

由於李雲天依舊是交趾、廣西總督,故而內廷和文官集團都不會對廣西下手,廣西的官員絕大部分都已經換成了武官,再加上屬於蠻夷之地,因此無論是內廷還是文官集團都不會對它感興趣。

這樣一來,李雲天與雙方都沒有利益上的衝突,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趟這渾水。

“可是,如果他們鬧起來的話肯定都會找王爺的。”林馨的眉頭頓時微微一蹙,不無憂心地望著李雲天。

雖然李雲天出身文官,但他與王振、宋大山可是共同經歷過生死,當年一起護送宣德帝從南京城到北京城登基,那個時候雙方就已經有了交情。

因此,一旦內廷和文官集團鬧得不可開交肯定會想到李雲天,都想從李雲天那裡得到幫助把對方給打下去。

“等到了那個時候,朝鮮國和倭國的事情也該解決了,本王屆時要親征。”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準備到時遠遠地躲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

“王爺此舉實在是高,等王爺凱旋而回的時候他們恐怕已經鬥得兩敗俱傷,王爺正好來收拾殘局。”林馨眼前不由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