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之間達成的協議,因為黎利已經得到了足夠的利益,現在比他更希望結束交趾的戰亂。
況且,李雲天將明軍的主力調走了,黎利即使能趁著交趾兵力薄弱的時候攻下明軍所控制的城池,那麼等明軍主力一到黎利沒有把握能守住,因此黎利絕對不會冒險做出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
按照李雲天的計劃,明軍在廣西剿匪的時候兵分兩路,一路對付活躍在柳州府的韋萬黃,另外一路對付活躍在慶遠府的韋朝傳,將雙方分割包圍後予以殲滅。
其中,秦昆率領一萬人進入柳州府,切斷韋萬黃西進慶遠府的道路,韓衛率領一萬人進入慶遠府,隔絕韋朝傳東逃的路徑,這樣就將雙方分離開來。
不過秦昆和韓衛的目的只是隔開韋萬黃和韋朝傳,真正向他們發起進攻的是在廣西新招募的那兩萬名新兵。
兩萬名新兵在經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和三個月的強化訓練後將開赴到剿匪一線,透過實戰來提升他們的軍事技能和軍事素養,將來好與交趾的叛軍交戰。
第478章 大刀闊斧(一更)
除了安置災民、監督新式武舉考試和徵募士兵等紛繁的公務外,李雲天還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那就是清理交趾各府縣不合格的官員,以及嚴懲投靠叛軍的土民。
在李雲天看來,交趾的境況之所以會到今天這個地步,各個府縣的官員難辭其咎,如果他們盡職盡責的話交趾百姓就會過上安穩的日子,誰還會跟著黎利等人造反?
很可惜,交趾的大多數官員素質低下,想著來交趾撈上一筆的,像羅通和何忠這樣進士出身的官員寥寥無幾,故而那些官員不再適合繼續在交趾為官。
故而,李雲天對交趾五品以下的官員進行了一次考核,以檢驗其在交趾為官時的政績,不合格者將被革職,貶為庶民。
李雲天之所以選擇五品以下的官員,是因為宣德帝給予了他交趾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大權,故而李雲天擁有著將五品以下官員革職的大權。
雖然五品官看上去好像不大,但一個府的知府也不過才是正四品,而一個府中正五品以上的官員只有兩三個。
這意味著李雲天掌握著交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官員的仕途命運,職權之重大明前所未有。
由於交趾的戰亂,交趾各府縣的官員倖存者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在戰亂中死於非命。
經過李雲天的考核,剩下的這一半官員中在考試後得以留任的僅僅只有兩成,其他的官員考試成績一塌糊塗,有的官員連一些最基本的政務都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們平常都做了一些什麼。
本來李雲天想放那些官員一馬,畢竟交趾的事情已經發生,當務之急是平叛,可當他看見那些慘不忍睹的成績單時不由得勃然大怒,絕對給那些尸位素餐的傢伙一個教訓,故而以翫忽職守的名義懲治了一批倒黴蛋。
對於那些透過考核的官員,李雲天則大力提拔,將他們安置在了明軍管轄得的府縣中,以協助各地知府處理好本地的事務。
與此同時,李雲天還大張旗鼓地面向交趾各府徵召吏員,用以維持各個地方衙門的運作,並且明確了那些吏員的俸祿由交趾布政使司發放,其人員編制也屬於交趾布政使司所管轄,不再由各府縣衙門自行任命。
當然了,那些吏員的編制歸於交趾布政使司後也就成為了“流官”,交趾布政使司將根據需求安排他們到相應的府縣任命。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還公佈了吏員的俸祿體系和晉升制度,將吏員像官員一樣分為了數等,每提升一等其俸祿待遇相應提高,其職權也隨之擴大。
而且,政務優秀的吏員將會被交趾布政使司提升為從九品的官員,自此踏入仕途。
不過,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擔任吏員的,要想成為吏員的話也必須要透過相關的考試,只有考試合格後才能成為吏員。
李雲天透過這種方式不僅組建了交趾的吏員體系,而且還一舉打破了交趾地方上的權力構架。
通常來說,地方上那些大族的族人往往會在地方衙門裡擔任吏員,使得那些大族在當地的勢力更加穩固,也滋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李雲天要切斷那些地方大族與衙門的這種密切聯絡,以便官府掌控當地的局勢。
除了懲治那些不合格的官員,李雲天還嚴懲了投靠叛軍的土人,主要是那些趁機燒殺劫掠的暴民,對那些暴民的惡行一經查明後立刻嚴懲,罪輕者流配到廣西和雲南,罪重者就地處斬。
在李雲天昏天黑地的忙碌中,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