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王族已經被交趾叛軍屠殺殆盡,父親擔心明廷的一些官員會以安南為故例,趁機吞併我占城!”
“王族雖然沒了,但父親和隆德斯伯伯還在,可以被推舉為新任的占城國王。”吳倩倒沒有想到這一點,微微怔了一下,隨後面罩寒霜地說道。
所謂的安南故例,指的是安南的王族被黎季犛殺光,由於安南是大明的附屬國,故而明軍出兵征討,後來由於安南王族已經死絕,故而將其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不過占城與安南不同,不僅實行的是聯邦制,當占城王的王族被殺完後多格薩和隆德斯十有八九會被下面的酋長推舉為新任的國王,而且它是大明的服屬國,並不是附屬國。
附屬和服屬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大不相同,附屬國類似於大明藩王的藩國,其軍事、經濟和外交都要受到大明的掌控,例如朝鮮和安南。
而服屬國就寬鬆了許多,擁有獨立的主權但是向大明臣服,其國王的任命要得到大明天子的允許,大明通常不會干涉它的內部事務,例如占城。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朝貢體系的存在,故而在明朝與清朝的時候東亞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明朝和清朝的天子,其餘各國的君主皆稱國王。
“話雖如此,但是新國王的任命必須得到大明皇帝的認可,如果有人橫加阻撓的話必定會平生許多波瀾。”多格薩畢竟閱歷豐富,聞言苦笑了一聲,頗為無奈地搖了搖頭。
事情哪裡有吳倩想的這樣簡單,由於占城向大明臣服,故而每任新國王都要得到大明天子的任命,一旦大明不承認推選出來的國王,那麼局勢可就變的十分糟糕。
自從安南歸屬大明後占城已經與大明接壤,其對大明的戰略意義已經從服屬國上升到了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