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藩王必將群起響應,大明將陷入戰火四起的格局,亂成一團。
值得一提的是,秦伯貴雖然也支援漢王,但卻並不像魯仲乾那樣是漢王的死忠,更接近於勳貴裡的中間派,因此漢王造反後他不可能立刻呼應,要靜觀宣德帝和漢王戰局變化。
畢竟河南都司都指揮使彭玉是勳貴裡的中間派,秦伯貴要是貿然讓部下跟隨漢王造反,那麼就會使得彭玉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十有**會迫使彭玉出兵圍剿。
秦伯貴在河南都司舊部的兵力只佔河南都司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一旦彭玉派兵前來那麼處境堪憂。
而彭玉被調入軍閣充當軍閣閣員後,新上任的河南都司都指揮使是彭玉一系的勳貴,面對那些造反的衛所肯定也會做出與彭玉一樣的選擇,以保證河南地界的安穩。
況且,彰德還有趙王府,萬一趙王沒有參與漢王的造反,秦伯貴在河南都司的舊部屆時將面臨趙王和河南都司的夾擊。
雖然趙王府只有常山左衛、常山右衛和常山中衛3個衛的兵力,但趙王府下轄有群牧所和儀衛司等等,趙王頃刻之間就能再整編出3個衛的兵力,是河南地界上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可要是能與趙王合兵一處,秦伯貴舊部的兵力再加上趙王府的兵力,將與河南都司分庭抗禮。
趙王並不需要帶兵前去幫漢王作戰,只要他揮軍南下劍指金陵,那麼將迫使朝廷雙線作戰,顧此失彼。
金陵守軍雖多,有49個衛,兵力近27萬,但由於過慣了舒適安逸的日子,訓練鬆懈,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
只要趙王率兵抵達南京城,那麼保不準就會像永樂帝當年靖難時一樣,有人開門獻城,使得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南京城攥入手中。
屆時,趙王坐鎮南京,派兵北上協助漢王一同攻打宣德帝,那麼宣德帝將腹背受敵,陷入困境。
至於說大明各地的軍隊是會進京勤王,還是率軍靖難,就要看宣德帝與漢王、趙王之間的戰局如何發展。'305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305 執宰大明308
那些中間派的勳貴可不想在這場皇權之戰中站錯隊,再加上各個派系之間的兵力相互牽制,因此不等到宣德帝和漢王、趙王分出勝負他們不會貿然出兵,否則迎接他們的將是滅頂之災。
說起來,憐香能得到胡永興和秦伯貴之間暗中來往的訊息純屬偶然。
秦伯貴的一個妾室近來跟憐香學戲,憐香見她頭上戴的一支髮簪很漂亮,於是就順口誇讚了一句。
那個妾室聞言很高興,頗為得意地告訴憐香是趙王府長史送給秦伯貴的禮物,秦伯貴又送給了她,以此來顯示其如何受**。
憐香聞言頓時吃了一驚,連忙轉換了話題,心中是倍感震驚。
作為醉月樓的頭牌,現在京城著名的蘇大家,與憐香來往的人中皆為高官顯貴,時常談論朝中局勢,故而憐香對朝廷的時局知之甚詳。
她知道秦伯貴是中軍都督府的右都督,也清楚趙王的封地在彰德,趙王府長史竟然暗中與秦伯貴往來,這豈不是犯了朝廷的禁忌?
當憐香第二次見到秦伯貴的那名妾室時,頭上已經沒有了那支胡永興送的髮簪,這使得憐香雙眸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那名妾室很喜歡那支髮簪,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取下,十有**是秦伯貴不讓她佩戴,以免暴露了與趙王的關係。
對於憐香提供的這個重要情報,李雲天非常感謝,他萬萬沒有想到趙王竟然會挖漢王的牆角。
看來,趙王是吸取了寧王的教訓,當年永樂帝靖難時承諾事成之後與寧王平分天下,結果登基後不僅食言,而且將寧王遷到了南昌,奪了他的兵權和政權。
如果趙王只是單單地響應漢王造反,那麼局勢無疑是被漢王掌控,等漢王登基後,絕對會抽出手來對付他。
故而趙王主動出擊拉攏秦伯貴,這樣他就能南下金陵,攻取大明的陪都南京,屆時就有資本與漢王相抗衡。
不得不說,趙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有漢王在山東與宣德帝對峙,那麼河南都司肯定不敢貿然出兵,追擊南下的趙王,這就使得趙王沒了後顧之憂。
吃完了宵夜,李雲天讓那些軍漢回營,他則趕去了紫禁城,進宮覲見宣德帝,河南都司的這個變將對漢王產生重大影響。
很顯然,漢王在得知趙王南下後絕對不會再與宣德帝硬拼,十有**會選擇向山西都司靠攏,與宣德帝打持久戰,迫使宣德帝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