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些紛擾留給後世子孫?”
聽聞此言,包括那些教官在內,現場的所有人都齊刷刷望向了李雲天,雙目滿是驚訝的神色,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李雲天談論講武堂的未來。
就像李雲天所說的那樣,在此之前每個人都認為由宣德帝御命所建的講武堂是一個混出身的地方,以後對他們的仕途大有裨益。
“本官知道,你們以為本官是在危言聳聽,以我大明國力之強盛,想要平定周邊蕃夷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李雲天看穿了眾人的心思,冷冷地說道,“本官可以告訴你們,邊疆情形複雜,遠非中原地區可比,絕非大軍一至就能掃平烽煙,否則大寧和交趾等地早已經平安無事,而天下之大、海外蕃夷之多也遠超你們所想象。”'321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321 執宰大明324
“這次南直隸武舉,本官曾經見過南京守備太監鄭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鄭太監下西洋的事蹟,你們想過沒有,今時今日我大明可以西下,那麼他日那些海外蕃夷就會東上。”
說著,李雲天在佇列前方來回走動了起來,一邊走一邊神情嚴肅地望著佇列裡的預備學員,“我大明繁華富庶,尊孔孟之道,禮儀天下,可海外蕃夷卻蠻荒貧瘠,既無孔孟之說,豈會與我大明禮尚往來?”
“假以時日,我大明勢必與海外蕃夷交鋒,屆時講武堂將是聖上手中的一把利劍,劍鋒所指,務必所向披靡!”
說到這裡,李雲天停下了腳步,語氣決然地向眾人說道,“講武堂就是一個熔爐,專門用來鍛造聖上手中的那把劍,只有百鍊精鋼才配得上留在這裡,也只有眾志成城才能打磨出這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利劍!”
“或許本官說的有些長遠,人生短短數十春秋,自然只爭朝夕。”
盯著面前的預備學員打量了一會兒,李雲天再度起步在佇列前走動著,冷峻的目光一一從眾人的臉上掃過,“想必你們都知道,本官從交趾都指揮使司調來了一些人,你們有沒有想過本官為何要這樣做?”
現場人們的視線聚集在李雲天的身上,隨著他的走動而移動著,全神貫注地聆聽著他的話,現在鴉雀無聲,一派沉寂。
“你們可不要小看了交趾的那些叛匪,交趾多是山地和高原,氣候溼潤,山高林密,而那些叛匪熟悉地形,又有當地亂民暗中相助。原交趾總兵陳智陳大人已經吃了大虧,成山伯雖勇武善戰,可山地不比平原,無法將叛軍一舉殲滅,勢必陷於苦戰。”
說著說著,李雲天的神情變得沉重,顯得憂心忡忡,“你們可知十萬大軍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糧草?那些叛軍可就地補給,而我大明不僅要從廣西將糧草運到交趾,還要開倉救濟當地那些因為戰事而導致的災民,倘若糧道被叛軍襲擾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李雲天這已經是儘量維護成山伯的威嚴,成山伯跟隨永樂帝出征多年,立下赫赫戰功,確實是一員虎將。
可正是因為成山伯戰功顯赫,那麼面對交趾那些叛軍的時候必然產生輕怠的思想,進而給那些叛軍抓住戰機,叛軍能擊敗原交趾總兵陳智,豈可是泛泛之輩?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成山伯對交趾的情形一無所知,在李雲天看來,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成山伯能與叛軍形成對峙的態勢無疑是最好的結局,否則的話難免一場慘敗。
“本官可以向你們透個底,如果交趾的戰事到明年還無法結束,那麼本官就會向皇上請戰,率講武堂所有武官前去交趾平叛,不成功則成仁!”
走到佇列正前方的時候,李雲天停下了腳步,神情冷峻地說道,“趁你們現在還在測訓期,你們可要想好了是否留在講武堂,若是屆時前往交趾平叛,有人想離開的話本官會以臨陣脫逃論處!”
聽到這裡,現場眾人的臉上紛紛流露出驚愕的神色,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要去交趾平叛。'321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321 執宰大明324
“作為一名武官,咱們的祖輩趕上了太祖皇帝開國,咱們的父輩趕上了太宗皇帝靖難,得以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李雲天早就料到了人們的反應,語氣隨後緩和了下來,鄭重其事地說道,“本官不敢與先輩相比,更不能許諾給你們榮華富貴,但路就在腳下,該如何走要看你們的抉擇,本官唯一可以向你們承諾的是,倘若需要咱們講武堂守疆拓土,那麼本官一定與你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說完後,李雲天雙腿一併,神情嚴肅地向佇列中的預備學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