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336
“好,朕答應你,你還要何人?”宣德帝微微頷首,答應了下來,拋開這場敗仗來看,薛祿打仗還是很有一套的,是員虎將。
“濟南城內如今正缺一名統兵官,有陽武侯前去坐鎮足矣。”李雲天微微一笑,沉聲說道。
“除了陽武侯外,朕再給你兩萬人馬,你要牢牢地給朕將漢王留在山東!”宣德帝見李雲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沉思了片刻,鄭重其事地囑咐道。
“臣明白,一定讓漢王后方不得安寧。”李雲天聞言衝著宣德帝一拱手,沉聲答道。
由於時間緊迫,當天下午李雲天就從景州城啟程,和陽武侯薛祿率領著兩萬人馬經過五城縣,繞過了德州叛軍的地盤,火速趕往濟南府。
為了協調和掌控濟南城的局勢,李雲天被宣德帝封為了山東巡撫,總理山東軍政大事,陽武侯薛祿為副總兵。
此時的巡撫還不是一個定職,像總兵一樣,只是一個臨時的差遣而已,無品級,是皇帝為了處理和協調地方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三者之間事務而設立的一個臨時差官,每當執行完公務後就卸職。
自從洪武皇帝起,已經開始向外派遣巡撫,第一任巡撫是太子朱標,以後以各部院堂官和御史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李雲天此次所率領的兩萬人馬,基本上是薛祿的先鋒部隊,雖然他們打了敗仗,但毫無疑問是明軍中的精銳,否則也不會在薛祿的帶領下殺出呂平所佈下的重圍,早就兵敗如山倒成為了一盤散沙。
因此,只要重新鼓舞起士氣的,這些人將成為李雲天手中的一支精兵。
浩浩蕩蕩行進的佇列中,李雲天和薛祿騎著馬並排而行,談論著當前山東境內的局勢。
雖說李雲天的職務在薛祿之上,但在薛祿面前他還是以晚輩自居,稱呼薛祿為“薛叔”,這使得薛祿心中非常受用。
薛祿很清楚,他這次能夠重新披掛上陣,是李雲天在宣德帝面前舉薦的結果,故而心中憋著一團火,準備用戰功來洗刷自己戰敗的恥辱。
李雲天和薛祿主要聊的是青州城叛軍的將領楊勇,楊勇是後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漢王靖難時的舊部,一年因病回陝西靜養,結果漢王造反後出現在了山東,守衛青州城。
青州城位於漢王勢力範圍的中部,將漢王控制的區域東西分開,如果能將青州城攻下的話,那麼就等於切斷了漢王與西部登州和萊州的聯絡。
不過,要想攻下青州城並非易事,不僅因為楊勇善於守城,而且屆時還要面臨來自樂安和登州的援兵攻擊,以濟南城的兵力很難將青州城拿下。
同樣,面對著洪熙帝的平叛大軍,漢王也很難抽調兵力去圍攻濟南城,故而除了德州和景州外,山東其他地方都處於了對峙的狀態,雙方除了小打小鬧地騷擾一番外並沒有能力去攻取對方的城池,局面一時間處於詭異般的平靜。
這樣一來當地的百姓可是深受其苦,無論是明軍還是叛軍,或多或少地都會趁機劫掠一番。
晚上,李雲天的大軍來到了武城縣縣城,五城縣知縣連忙率領著城裡的官吏和商賈士紳出城迎接。
由於武城縣臨近叛軍控制的區域,故而城裡駐紮了三千明軍,領頭的是東昌府東昌衛的衛指揮同知。
加上五城縣知縣組織起來的兩三千青壯百姓,叛軍來襲時守城還是綽綽有餘,況且叛軍也不會耗費大力氣在五城縣縣城這種小城鎮上。
五城縣知縣已經在縣裡最好的酒樓設宴款待李雲天和薛祿,擱在平常李雲天和薛祿可是他請都請不來的貴客,此時自然要好好巴結一番。
尤其是李雲天,年紀輕輕就被宣德帝器重,奉御命巡撫山東,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為了避免出現擾民事件,李雲天特意成立了隸屬於他的軍法隊,由講武堂的學員和教官充當軍法隊的成員,負責督察軍隊的軍容軍紀。
講武堂的黑色軍服正好成為了軍法隊醒目的標誌,按照李雲天的命令,只要是他麾下的軍隊都要受到軍法隊的監督,只要違反軍紀,那麼無論官職高低皆要受到其審查。
另外,為了使得軍法隊顯得與眾不同,李雲天特意讓人在他們的帽子上縫了一圈紅布,以示與講武堂學員的區別。
如此一來,軍法隊不僅有了服飾,同時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標誌,那就是軍帽上繡有一圈顯眼的紅布。
當然了,面對著那些閒散慣了的五軍都督府軍士,軍法隊的成立意味著他們很多樂趣和愛好會被剝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