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小說:空明傳烽錄 作者:冥王

便宜,看來進行火器技術的改良,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公子易要我轉告一下:他準備提前幾天回來,明天開始就是他自己來更新了,我也在此說聲再見^_^}

' '

七十四回

雖然我比較抗拒寫那種脫離時代的科技發展,但是這不代表軍工技術就不要發展了。改良還是要的,不過是在合乎時代技術水平的前提下。用鐵模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炮膛光滑度的問題,也就是可以部分地代替銑刀。說鐵模比泥模效率高數百倍不是虛言,龔振麟那時候做過試驗的。

另,在下我回來啦……在濟南40℃的高溫中……抱歉這段時間基本沒攢起來稿子,現在這麼熱恐怕也沒法碼字。以前承諾的公眾版不停可能要打個小折扣……不過我儘量努力吧。

*******************************************************************************************

那時除了動輒三五千斤的紅夷大炮之外,還有一種體格較小的佛郎機炮。這種炮的制式十分靈活,大者重千餘斤,小者才百五十斤,甚至可以馱在馬背上行軍。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紅夷炮乃是一種前裝炮,而佛郎機炮卻是後裝。後者發射速度、靈活捷便都遠過於前者,但身管較短,和紅夷炮相比,不能有較遠的射程,因此在遼東並不十分普及。【——據孫文良、李治亨《明清戰爭史略》一文,從萬曆四十六年(18)至天啟元年(21),三年中因遼戰發往廣寧以資補充的各種火器,累計大炮18154門,佛郎機4090架,槍類2080杆。這裡的所謂大炮並非全是紅夷炮,也有明軍傳統的碗口銃。可以看出,佛郎機與單兵火槍,在那時候並不很受重視。】

而明軍士兵使用的個人火器,則主要是一種叫做鳥嘴銃的火槍,屬於前裝的火繩槍,裝填費時,準頭更差,有效射程又不滿百步,因此在對騎兵作戰中,幾乎只能是第一個回合騷擾一下對方的戰馬,此後敵騎突近,士兵往往棄火槍而逃。

桓震知道以後槍的發展方向是後裝燧發,可是要他研究如何裝,如何發,那未免也太為難他了。沒法子,只能將自己心中所想,一概告訴給孫元化知道,至於他能不能理解操作,可就全然無能為力。他一面寄希望於這個火器專家和他的工匠,能夠想出一個集幾種火器之大成的法子來,一面抓緊傳統紅夷大炮的鑄造,然而那時鑄炮用的是泥型鑄造法,工藝流程很是緩慢,大號炮的泥範約需四個月始能幹透,看來今年之內,是決然沒有希望見到自己手裡造出的大炮了。

他卻是學過模具製造技術的,記得上課的時候導師曾說,中國晚清時候有個龔振麟,首創了鐵模鑄炮法,早於西方三十多年,想來明清之間手工業水平相差不會很遠,現代鑄造技術固然限於條件無法照搬,龔振麟的方法說不定也可以用在目前。好在鐵模技術早已有之,只不過從來都是用在農具鑄造上面,拿來造炮倒還真是頭一回。

他自以為天衣無縫,然而炮匠照方抓藥,卻屢屢失敗,最大的一個問題出在炮管內壁的深窩、漏眼上。所謂深窩、漏眼,是指模具不夠光滑導致的炮膛內壁出現瑕疵,有了這種瑕疵,火炮便容易炸膛。正在他同工匠研究如何提高鐵模塗層細度的時候,卻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大問題:因為澆鑄和冷卻的溫度不好控制,發生了炮管崩裂現象。這卻是桓震沒法子的事情了,溫度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怎是他這種外行人能辦到的?何況還是在這種溫度計也沒一個的蠻荒時代。

就這樣,一個非科班出身鍊鐵土專家的第一次技術革新,終於失敗告終。覺華島火器局放棄了鐵模鑄造的嘗試,重新開始使用泥模。在焦頭爛額、忙忙碌碌和王之臣(不久以後王之臣去任,又換做了畢自肅)不斷的催促訓斥之中,桓震過了一個鬱悶無比的新年,迎來了崇禎元年的第一天。

這一年改元崇禎,大赦天下,尊熹宗後為懿安皇后,詔內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門。桓震在覺華島接到詔書的時候,不由得有幾分感慨,自己在這個時代,轉眼已經有一年半了,從當日山西小五臺打滾的一個山賊,直混到眼下堂堂一個四品御史,不能說際遇不奇。想起當日周老一氣之下離京回籍,後來誅除魏黨的詔書遍行天下,想必他也應該知道自己的苦衷,可以釋懷了罷。自從去年八月間到現在,他託過幾個晉商幫他送信回去,可是總沒有收到回信。他又不能擅離職守自己跑回靈丘去,只得日復一日地拖了下來。眼下正逢年關,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