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2 / 4)

小說:空明傳烽錄 作者:冥王

幾個部下:桓震、祖大壽、何可綱,竟也學著袁崇煥的樣兒與自己叫起板來,當真不將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了。該是到了殺一儆百的時候了。

鎮撫司大牢之中,袁崇煥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他拖著鐐銬挪動身子,讓自己的視線朝向一壁之隔的另一間牢房,雖然實際上瞧不見甚麼人,心中卻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隔壁那人似乎也正想尋他說話,只聽得鐵銬叩叩叩響了三聲,那人低低喚道:“袁軍門,可醒著麼?”袁崇煥答道:“並不曾睡。傅主事,你在想些甚麼?”

隔壁的囚犯,便是禮部主事傅山。前者桓震、祖大壽等人給崇禎罷職,傅山立時上表勸諫,替桓震辯護。崇禎大怒,連帶將他也下了獄,與袁崇煥、桓震同罪。傅山官微職低,雖然平時朝中人脈尚好,可是當此關頭,並無一個膽敢拿自己前途性命作賭替他說話的。傅山入獄之後,仍是每日作表上書,獄卒哪裡肯替他傳遞?只敷衍一番,拿出去丟在茅廁了事。

傅山苦笑道:“還有甚麼好想,只盼韃子速速退去,國家太平,也就是了。”袁崇煥嘆道:“韃子兵退之日,就是你我斷頭之時。”傅山驚道:“甚麼?”袁崇煥微覺不對,奇道:“你與桓總兵是八拜之交,難不成他沒對你說?”傅山不明所以,順口反問道:“說甚麼?”

袁崇煥一怔,旋即想到桓震顯然不曾將一切來龍去脈告訴給傅山知道。他們既有兄弟之義,何以卻要苦苦隱瞞?想了又想,只覺其中必有道理在,一時雖想不出,卻打從心裡願意相信桓震,當下搖頭道:“沒甚麼,只是當日曾得桓總兵勸告,說陛下不容於我,早晚必加屠戮,可是戰事未息,還要仗遼兵退虜,所以一時未必會取我性命。”

傅山驚道:“陛下他……”他自入獄以來,這些時日同袁崇煥相處下來,早知他並非通敵叛主之人。但崇禎在他心目之中也是一代英主,所以忠奸不分,只是聽了小人唆擺,只要有幾個忠心臣子死諫,必定會回心轉意,再度重用袁崇煥。現下聽袁崇煥言道,桓震竟曾對他說過這等話,瞧這字裡行間意思,分明是將陛下當作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看待,不由得叫他大吃一驚。

袁崇煥雖瞧不見傅山神色,從語聲之中卻也感覺到他是十分驚訝困惑。其實當日自己初聞此事,又何嘗不是與傅山一般的反應?時至今日,隨著事態發展,桓震預言之事一一應驗,也叫他不得不相信,一向以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願意性命相報的崇禎皇帝,竟然只不過是一個文過飾非的好面子之輩。

' '

一百二十五回

**個人qq703257**讀者群7891236**請您參與投票**

傅山怔了半晌,終於問道:“袁軍門,既然你早知不免一死,何以不學兄長同祖總兵的樣兒索性反了?”袁崇煥截口喝道:“誰說他們反了?他們只是……只是……”他嘴上說祖大壽等人絕不會反,可是話到口邊,卻不知現下他們的行徑不是造反,又算甚麼?一時間只是張口難言。良久,長嘆一聲,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袁某早已看得透了,大明如無桓百里,則亡國無日,大家都要做韃子的奴隸;袁崇煥若學了桓百里,那就君不君,臣不臣,國將不國了。”

傅山暗自心驚,料不到袁崇煥對桓震竟是如此信任,誰知道他們兩個之間還有甚麼千絲萬縷的羈絆?卻又有三分不甘,自己與他結義金蘭,名分上親如兄弟,可是說到頭來,卻還不如袁崇煥瞭解他深了幾分。想及此,忍不住長嘆一聲。

袁崇煥也猜出幾分他的心思,正要想句話兒勸解,忽然聽得鐵柵聲響,靴音橐橐,一個獄卒拖著步子走了進來,嘶啞著喉嚨道:“奉陛下口諭,押袁崇煥欽審!”袁崇煥心中忐忑不安,自他入獄以來,這還是頭一回有機會見到皇帝,不由得又是歡喜,又是擔憂。喜的是皇帝終於肯面見自己,雖然只不過是提審,卻有機會當面陳情;憂的是不知眼下外面戰事如何,陛下突然召見,莫不成是戰局惡劣,要自己出去重行帶兵,挽回大局麼?倘若真是如此,他倒寧可仍舊呆在牢裡。

傅山靜靜地瞧著袁崇煥給獄卒推推搡搡地帶了出去,良久良久,目光仍是望著黑沉沉的牢門,身子石像一般紋絲不動,不知在想些甚麼。

袁崇煥給裝在囚車之中來到刑部朝房,朝房之前早已搭好了御座,卻是空蕩蕩地並沒人坐在上面。他在寒風之中跪候良久,仍是不見皇帝駕到,忍不住記起當年平臺詔對,陛下親手解錦袍為他披上,那些時日君臣之間的推心置腹,現在想起來似乎都變做了一個天大笑話。等了又等,始終不見御駕來到。袁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