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朕一定也能做到。
第116章 嬸孃
榮錦棠和付巧言一共只在五福地待了半個時辰; 然後就啟程歸京。
說要熟悉五福地不過是個藉口; 大概走個過場就完事了。
回程似乎要更快一些; 當馬車停在朱雀大街草木書局門口時,付巧言還沒發覺已經到了。
榮錦棠自己先下了車; 然後親自扶了付巧言下來。
因藏書眾多,朱雀大街的草木書局總店鋪面很大,比旁的鋪面寬了一倍有餘。當間草木書局四個大字是大越第一個三元及第的狀元爺喬琛所書,四個字蒼勁有力,老遠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古樸之感。
付巧言站在門邊仰著頭看,朱雀大街上的店鋪櫛比鱗次,彩幡飄搖,實在別有一番景緻。
寬闊的青石板路可容馬車雙向穿行; 兩旁的店鋪全部大門敞開,灰帽灰衣的店小二都站在店門口打聲招呼來往商客。街上不時就會停下一二馬車; 錦衣華服的富家小姐或青冠長衫的世家公子下了車來,笑著往商鋪裡走。
榮錦棠也沒催她,就讓她站在門口這樣看。
這條街; 見證了大越百年的榮耀。街上開的多為老字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應有盡有。有司胭脂水粉的紅顏齋,有司金銀器皿的琳琅閣; 還有兩家大越聞名的布莊,一家叫錦衣緣,一家叫程記布莊。
除了這些食鋪更多,從糕點到私房; 從素齋到全肉席,幾乎佔去了朱雀大街一半的店鋪。
付巧言站在這繁榮的鬧市中,久違地感受到了大越的富足。
百年積澱,終有今日之盛世。
她收回目光,看向等在身旁的年輕帝王。
榮錦棠站在那裡,看著百姓熱鬧地生活,臉上也帶了些笑容。
付巧言輕聲說:“這裡真熱鬧。”
榮錦棠問她:“看美了嗎?”
付巧言牽起他的手蕩了蕩,拉著他往書局裡面走:“美了,多謝陛下。”
出乎付巧言的意料,書局裡麵人也不少。
這家總店的書算是門類比較全的,百姓可在這裡訂書,也可以直接過來臨抄。
不過抄書是要付日租費用的,而且不能弄壞書本,所以一般也多為書生秀才之類的文人才會日日都來。
近年來造紙技術以及活字印刷手藝都日趨穩定,因此大越書本的比前朝要便宜許多,然而就是這樣尋常的百姓也無法什麼書都能買回家去。
所以大越才開辦幼學和縣學,為了讓百姓能用很低的束脩識字讀書。
付巧言跟榮錦棠在書架之間穿行,不時停下來抽出一本看,有些書偏門,宮裡頭可能也是沒有的。
榮錦棠道:“民間最便宜的便是啟蒙書籍,其他書若想要看,就必要去書局租看或者去茶館聽書。”
啟蒙書籍都是國庫貼錢印刷發行,大多數百姓家裡都能備上一兩本。
付巧言翻開一本講農耕的書,對他道:“以往因著父母都是做先生的,所以我跟弟弟沒缺過書看。我爹書院裡和我娘教學的人家一般藏書豐富,都可借回家給我跟弟弟瞧。”
“後來我聽幼學裡的同窗講書本難借,才意識到自己多幸運。”
付巧言幽幽嘆了口氣。
榮錦棠見她有些思念父母,便捏了捏她的手,道:“不是說想問問《周山志》還有沒有新篇?咱們去問問。”
說罷也不等她反應,就拉著她往櫃檯走。
書局裡人很多,抄書的都在二樓,一樓的大多是看和買的,不過大家都是安安靜靜,沒有一個大聲喧譁。
付巧言一路都有些走神,直到一把溫和的嗓音叫醒了她:“囡囡,是不是囡囡?”
這個小名更是勾起付巧言過往回憶,她抬頭一看,卻是一張似曾相識的臉。
付巧言張了張嘴,卻覺得喉嚨裡堵得慌,什麼都講不出來。
她記得她是住她們家隔壁的李家嬸孃,她丈夫是書吏,她則在鎮上的書局做賬房。
這位李嬸孃是個熱情開朗人,跟她母親關係極好,很小的時候若是她父母急著出門,就會請她幫忙照顧一會兒她。
付巧言同她也很親,一直嬸孃嬸孃叫著,後來她們家來了上京營生才漸漸少了來往。
“嬸孃,”付巧言哽咽了一下,“是我,我是囡囡。”
櫃檯後的婦人不過三十幾許的年紀,她穿了一身布襖裙,頭上包著額巾,看起來乾淨又利落。
李娘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