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常,但是卻也…………。”
說到這裡,劉備先是停頓了一下,似乎回憶著什麼,才說道:“當年備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兄長劉景升收留我等,眼下又怎能在其死後奪取其基業?還請軍師另想他法。”
似乎早就猜到劉備不願意行此計策,當下諸葛亮沉思了一下,繼續出計道:“主公仁義,不忍奪荊州,那咱們也只有奔夏口,轉移江夏一途了,想琦公子如今在江夏兵馬強盛,且城堅民豐,方可據守。”
聽聞自己還要逃,劉備卻是心中很不是滋味,想自己半生都是敗軍之將,如今好不容易來一場大勝,卻在是後還要逃跑,這換誰恐怕對於這巨大的落差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
劉備的神色,諸葛亮看在眼裡當然知道後者想的是什麼,忙張口在關,張二人想張口說什麼的時候,率先說道:“新野城小,不是久守之地,況且眼下曹操兵鋒正勝,我等雖然大勝,但是兵馬卻是奇缺,倆相比較下來,還是早做打算的好,還請主公勿要遲疑,遲則生變啊!”
對於諸葛亮的再次重申,劉備雖然還是很願意,但也心中明瞭,軍師此話說的在理,他不是沒想過逃,想他這一生戰陣經歷了無數,即使自己的謀士在怎麼厲害,也不可能在兵力如此懸殊下,有什麼作為的。
當下劉備想了想後,頗為平靜的說道:“一切皆聽軍師吩咐便是。”
見劉備答應了下來,諸葛亮也不怠慢,趕忙對著眾將吩咐道:“各位將軍已經戰了一夜,此時正是精神疲乏的時刻,不如且前去安歇,待天黑時分,我等連夜上路。”
諸葛亮說完,見眾將都點頭答應,抓緊時間說道:“既然如此,各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