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進行到底,這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堅持 更是一種能夠支援大軍的魂魄,話說回來,此時的魏軍的確是張了點士氣畢竟前方大營已經進來了,他們也算是小勝了一場了,既然如此也沒有理由退縮了。
而此時身在後方得到前方回報的諸葛均也是振奮了一下,帶著中軍向前而來,顯然是打算臨近戰場的觀摩,逼近他的中軍是起到致命的一捶的效果的,距離若是遠了,自己前方兵士推進起來困難,到時候不知道還會額外的出現多少傷亡呢。 事情似乎正按照正規的方向而走,這面魏軍的強勢壓迫,那面荊州軍的節節抵抗可以說都是一種決戰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在魏軍的心中此時荊州軍是一群吃不飽的兵士,他們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如此壓迫,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戰下幾日兵士們吃喝補給不上的話,遲早都是要有一敗之路,這是不可避免的,此時之看誰能堅持了,看看那韓罡手下的兵士有耐力還是魏軍的壓迫強悍,這存在著一個互相角力的精神戰場。
寫到這裡,先高一段落吧。今天的狀態不是很好,呵呵,但是為了大家有的看,還是拼命的碼出來了,不過說一句哈,此時此書的確是太過沉寂了一些了,難道你們的漏*點都沒有了嗎?雖然本書的讀者很少,但是也應該活躍起來啊,那書評處可是還等著你們去說說自己的看法了。這是我的第一本書,眼下馬上面臨著結束了,整體書都擺在那裡,你們看完之後滿意的地方跟不滿意的地方都說說吧,也好幫我把下本書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來,到時候統一的考慮一下,也好為大家奉獻出一本更好的書啊,老是我自己這麼寫的話。未免有些太寂寞了一些,你們把意見想法都說出來,好的壞的都無所謂了,比如說哪裡需保持,哪裡需要進步,哪裡需要去注意,哪裡需要什麼什麼的,都說說別沉默。那些認真看書但是從不曾說過話的讀者都出來說說吧,你們看的認真,自然提的意見跟看法也是極為中肯的,呵呵,最後謝謝這些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援了,不得不說沒有你們的話,我是走不到今天的,謝謝,非常感謝你們。
第三百四十一章 請君入甕
劉問的消磨是以兵士的鮮血生命為印記了。雙方交戰了, 此時天色已經放亮,日頭已經出來了半晌了吧?可以說此時倆軍的將士不眠不休的戰鬥了一夜,而此時面對著荊州軍的殊死抵抗,魏軍也才進展到營地前方的位置而已,連續大戰了一夜。此時雙方的兵士都是極為疲憊。但是經管如此,仍舊不見此時有絲毫的勝敗現象,各自都強打著眼皮繼續戰鬥著。
而此時也許是因為一夜這麼強對強的對抗的原因吧,諸葛均已經放緩了攻勢,利用兵士輪流的回來休息,來回著這麼替換著進攻,而那面的韓罡在看到魏軍如此安排後,也是按照這樣的方式開始休整兵士。輪流著對抗,誰都不曾退縮一步小看這樣子韓罡是已經完全打算靠著這面殊死戰鬥下去了,而那面的諸葛均自然也不會懈怠自己的進攻。因為此時雙方交戰一夜死傷也是極為慘重的,如此一來可謂是殺到紅眼的地步了。誰都不會後退什麼,而此時的諸葛均平靜的神色下卻是帶著那麼點欣賞之意的,只因為此時的荊州軍在他的心中可是吃不飽的兵士,這樣的兵士單靠著意志就如此難纏?不得不說這樣的兵士絕對不毒負鐵血之名啊,不過此時畢竟戰鬥已經進入了徹底的白熱化的地步,諸葛均也不打算在另外用的辦法了,一心想要靠著強悍的進攻徹底的摧毀這面的韓罡大軍。
雙方兵士疲憊非常但是那仍舊在迴響著的戰鬥喊殺之聲卻是從不曾低迷。他們仍舊戰鬥,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疲累是沒錯,但是對面的兵士也是不好過的,這就是個最好的戰鬥理由。比的只是誰更堅強,誰的意志更加的精悍,他們不會懈怠,更不會輕易的退縮。已經殺紅眼了的他們眼中除了那敵人以外什麼都不存在了,有我無敵,有敵無我。這個念頭雖然肅殺。但是豈是那麼好出現這樣狀態的?但是此時他們卻是真的靠著自己的拼殺達到了這樣的狀態,不得不說交戰使的他們身體疲累了是沒錯。但是在精神上卻是為他們加重了鮮紅的一筆,血不冷那麼戰不止。這是信念更不是一般的兵士可以擁有的,但是此刻的魏軍是精銳,荊州更是百勝之師這樣的倆支兵士對碰。拋卻了開始的生疏,此時的他們可以說完全到達了自己戰鬥的顛峰狀態。
營地內的喊殺之聲此起彼伏。而此時的的魏軍跟荊州軍乃是輪流休息之後在次衝上的,不過就此時來看,似乎魏軍的勢力更加強悍一些,已經是推進了大營的內部了,一夜的時間雙方傷亡怕是超過了將近二十萬人了吧?此處營地多大?容納下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