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3 / 4)

小說:抗日學生軍 作者:垃圾王

學生軍因為在東北連續作戰半年多,前線後方都很疲憊,張野決定暫時休整一段時間,再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確定學生軍下一步的行動目標。

其實張野自出徵東北以來,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在蘇聯紅軍和關東軍之間運籌帷幄,所受到的壓力遠大於上次南下武漢!雖然生活上有陳妙影照顧,作戰時也不再親臨戰場,可是勞心勞力卻一點兒也不少。這次回省城,也是為了調理一下孱弱的身體。

張老先生得到訊息,帶著大包中藥材急急從臥龍山趕到省城,為張野把脈調息,倒讓張野很是慚愧了一把。因為他身為晚輩卻讓古稀之年的老人家為自己來回奔波,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竟不如一老者硬朗!雖說事出有因,也感到不好意思。

鮑伯醫生倒是一直跟在張野身邊,可是西醫治療外傷有奇效,但是對於身體的緩慢恢復調理,還是不如中醫的手段多樣和見效。

不過戰亂時期,愜意的光陰總是來去匆匆的。

一個風雨交加的漆黑夜晚,天津港碼頭外靜悄悄的海面上,伴著嘩嘩水聲浮出一個龐然大物,那是一艘秘密來訪的美軍潛艇。它從夏威夷遠道而來,避開了日軍的海上封鎖,成功來到了天津港外。

浮出水面後,潛艇匆匆放下一隻小艇,載著兩名乘客向碼頭駛去。

這兩名神秘乘客之一,就是現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私人特使赫爾力,另一人是他的隨從和翻譯。赫特使這次過來,是帶著羅斯福總統的使命,與學生軍領袖張野洽談合作事宜。

作為時時關注世界熱點地區的羅斯福總統,當然對近幾年如彗星般橫空出世的中國學生軍有所瞭解。

雖然表面上學生軍依然服從陪都的國民政府領導,可事實上學生軍已經控制了中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轄內的生產能力和資源儲藏相當可觀。

而學生軍的領袖張野本人,除了堅決反日之外,政治態度並不明顯,與**和八路軍均有密切合作過,也與蘇聯紅軍保持著相當親密的關係,據說張野本人還曾經秘密前往莫斯科與斯大林見面。

不過透過詳細分析,張野與蘇聯的合作,似乎更著重於解決學生軍的裝備補給,並且在時點上把握非常之好,加上學生軍戰績輝煌,這才讓斯大林這個鐵腕統治者另眼相待。

對於蘇聯政府來說,對學生軍的要求顯然就是牽制的消滅關東軍,解除遠東紅軍的後顧之憂。

這種合作,更多的是一種利益上的結合。畢竟學生軍控制地目前生產能力有限,陪都又不能滿足學生軍的補給需求,那麼張野另闢蹊徑也就不足為奇了。

羅斯福總統雖然迫切希望遠東紅軍能出兵中國東北給關東軍致命一擊,可是目前德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紅軍被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此時的斯大林根本不可能去顧及遠東。如果不是島國屯集重兵於東北,遠東紅軍的主力恐怕早就全數調往西線與德軍交戰了!

學生軍進軍東北短短數月,便成功地消滅了名噪一時的關東軍大部,徹底解除斯大林的後顧之憂。拋開別的不說,至少學生軍領袖張野的軍事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學生軍出關後一系列令人眼花瞭亂的戰役組合著實令美國人歎為觀止,就連不通軍事的羅斯福總統都讚不絕口。至於曾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如今的高傲的美軍遠東軍司令官麥克阿瑟將軍,也是點頭稱許的。

麥克阿瑟將軍年少成名,天才絕豔,因此生性極為傲慢,對他人絕少讚美之詞。作為實至名歸的軍事家,他對張野的評價顯然是具有權威性的!羅斯福總統因此更加希望與學生軍建立合作關係。

“美國需要一切可以打敗島國的軍人!”

這是赫特使出行前總統先生的諄諄教誨!

言猶在耳,赫特使覺得此行責任重大,為了美國的利益,必須成功,不許失敗。

風雨交加雖然令人討厭,可是能夠使潛艇有效地避開島國海軍驅逐艦的監視,所以赫特使也只能默默忍受。眼看到了碼頭,赫特使裹緊身上的橡膠雨衣,邁步上岸。

岸上早已等著幾個撐著中國傳統的油紙雨傘的男人。見赫特使上了岸,便迎上前來熱情地招呼握手。

透過翻譯介紹,赫特使得知,面前這位戴著圓眼鏡、身穿筆挺軍服,年輕得有點過份的白淨書生就是學生軍的總參謀長陳思奇__學生軍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者之一。

赫特使雖然不懂中文,可是察言觀色還是沒有問題。他看見學生軍派來迎接的人員身份高貴,態度又熱情友好,顯然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