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國民收入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經濟建設當中軍費因而受到壓縮導致軍備建設滯後一度是政府受到國內輿論強烈指責的一個地方,而由於實行鼓勵個人儲蓄和投資,以及穩定金融秩序,嚴格控制通貨膨脹率的政策,使中國民眾的儲蓄額度高的令人歎為觀止。而中國的銀行利用這些資金對各種企業公司所進行的投資的規模,也是大得驚人。
為了保障國內經濟的正常執行,孫綱還運用了強有力的金融手段。
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全國的私營銀行由國家中央銀行進行嚴格管制,這樣一來,國家就能調控私營資本家的投資意願,投資高技術產業和重工業的資本家將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援和稅收政策支援,加快重工業的發展,而對普及的輕工工業,則徵收更高的稅賦。而為了保護中國的民族工業、限制外國資本,中國政府也採取了多種調控手段,凡是中國能生產的工業品。一定要透過關稅壁壘禁絕外國同類產品的進入,暫時不能生產的機器裝置則部分或全部免除進口稅,對外國的奢侈品則徵收相當於天價的重稅,把價格抬高到讓絕大部分資本家買不起的地步。同時鼓勵發展國內較為廉價的奢侈品工業。針對中國傳統資本家將大量資金用於購置地產的問題。則採用了提高地產交易稅和遺產稅的辦法來緩解。 中國政府加大了對經濟的調控力度,大力扶持新興企業和新技術的發展應用,並對陳舊和衰敗的企業進行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