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中國還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這支海軍的存在也是他們敢於向俄國挑戰的重要原因。”海軍大臣提爾皮茨有些不滿施利芬的話裡對陸軍重要性的強調和對海軍作用的忽視的“暗示”,介面道,“中國海軍目前已經消滅了俄國人的裝甲巡洋艦分隊,將俄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全部封鎖在了港口裡,我們現在完全可以認為,中國海軍已經取得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權,而這一點,是對中國陸軍取得的勝利的巨大保證。”
施利芬當然明白提爾皮茨的話是什麼意思,他不想和海軍大臣進行這方面的爭辯,惹起皇帝的不快。
何況,皇帝的心裡,也是極其盼望能夠早日得到一支強大的海軍的。
雖然這勢必會削弱國家對陸軍的投入,而這一點,正是施利芬不想看到的。
“從我們在中**隊當中的軍事觀察員們發來的報告表明,中**隊在由一位英明的統帥和一批優秀的將領指揮作戰,他們在初期的‘陣地戰’中已經給俄**隊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失,這些損失會極大的影響俄國人以後能夠採取的軍事行動。”施利芬說道,“當俄國人失去了進攻的動力的時候,也就是中**隊反攻的開始。”
“尼基甚至試圖想要掩飾他們的失敗。”威廉二世輕蔑地一笑,“我真的很想知道,尼基第一次用德語講話是什麼樣子。”
(六百八十九)來自德國的關注
在幾天前,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見了德國駐俄國拉二世向德國大使敘述了俄國當前的處境,並向德國大使不無抱怨之意的說,在俄國和中國的戰爭危機中,英國對俄國採取了對德國一樣的“背信棄義的政策”,德國大使當時的回答是:“只有在這種嚴峻時期,才能看出來誰是真正的朋友。”
英國在戰前給予中國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巨大支援,現在沙皇已經感覺到效果了。
當時心煩意亂的尼古拉二世對德國大使說:“如果我們三個國家(俄國,德國以及德國的仇敵法國)能夠保持一致,這將是我們共同的利益的巨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