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牢牢佔據上風,幾乎讓人懷疑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隊伍。
這不,天色近晚夕陽餘輝也逐漸暗淡下來,兩支趕路清軍人馬錯過了宿頭,只得在野外紮營湊合一晚。
兩支清軍人馬並沒有聚在一起紮營,而是相隔三百米左右各選了一塊空地互為倚角,真出了什麼事也不至於被一網打盡。
單從紮營時的場景,便能清晰看出兩支人馬的高下。
鄉勇隊這邊有單獨的後勤小隊支援,一路上趕著不少馬車嚴重拖累隊伍的行軍速度,但是在休息之時卻派上大用場。
吳可一貫秉承‘工欲善其事必欲善其器’,之前的準備功夫一向做得不錯,而且在以往的實際行軍過程中,時時不忘總結經驗教訓將臨時搭營的過程分為一個個獨立步驟,然後將這些步驟完善形成約定成俗的規範標準。
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鄉勇隊內部甚至已經將這些規範條例整理成冊,成為軍營內部讀物後勤小隊必修科目。
這不,剛剛歇息下來鄉勇隊隨軍後勤小隊便有條不紊忙活開來,沒有要求趕了一天路早已疲憊的戰鬥小隊弟兄幫忙,就後勤小隊近百人馬卻在短短一個時辰內便建起一座像摸像樣的臨時營地。
而江忠源手下那幫楚勇依舊忙亂不休,直到天上銀月開始露頭,時間足足過去兩個多時辰才堪堪立起一座簡陋營地,這時的鄉勇隊營地早已遍佈篝火亮堂一片,準備享用晚飯了。
“清臣你這兵是怎麼帶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江忠源身份特殊,不可能一直等自家小弟將營地立好再入駐,所以欣然應吳可之邀在鄉勇隊這邊休息,看到兩邊搭營的速度跟質量,端起清香撲鼻的茶盞輕抿一口,忍不住搖頭感慨一臉鬱悶。
不僅是他,旁邊的楚勇將官紛紛點頭深以為然,他們大部分都是跟著江忠源轉戰三省的沙場老鳥,這點眼力介還是有的。
雖然只是簡單的臨時營地搭建,但也可以從中一窺鄉勇隊的專業,還有事先準備的充分。
別小看這一點,有時候在局勢萬變的戰場上,就是這麼一點小小差距,便可導致全軍覆沒的悽慘下場。
“呵呵,臬臺大人過謙了,鄉勇隊也只是習慣了而已!”
吳可輕笑著擺了擺手,解釋道:“之前在通城的時候,經常進山剿匪時常都會錯過宿頭,一來二去的也就習慣了在野外搭營的活計!”
“就是如此,也非常不錯了!”
江忠源這才恍然,臉上不虞之色稍緩。
不同於鄉勇隊崛起於微末,江忠源和手下弟兄的起點可要高多了。除了擒殺瑤人雷再浩平定叛亂之外,其餘無不跟隨大軍行動,一應後勤事務根本用不著他擔心,住的不是城鎮就是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