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哪裡還有什麼進展可言?
一連三場談判毫無進展不說還受了不少閒氣,直讓僧王氣個倒仰,心中實在不爽揚言要列強聯軍好看。
這真是自討苦吃!
如果是兩江總督吳可當面的話,估計談判桌上的列強聯軍高層可能還會顧忌一二,作為敗軍之將的僧王根本就沒放在聯軍談判代表眼裡。
欺軟怕硬的事兒倒哪都不少見!
在列強聯軍派出的談判代表心中,僧王就是不折不扣的好欺之輩。
所以,在言語之中便很有些不客氣,僧王哪裡受過這樣的閒氣,談了幾次只差沒把肺給氣炸。
洋人狂妄是一方面,關鍵是這幫可惡的混蛋老拿八里橋之戰說事,僧王臉上很是掛不住哇。
所謂打人不打臉罵忍耐不揭短,洋人怎麼就這麼不知道規矩呢?
尼瑪的不就是敗了一仗,可是老祖宗們不也說了嗎,勝敗乃兵家常事,他又不是不能翻身,有必要時刻掛在嘴邊招呼麼?
加上洋人又弄出這些類似‘城下之盟’的玩意兒,僧王的心情能好得了才叫見鬼了,沒當場掀桌子翻臉已經很有涵養了。
“諸位還是清醒點吧,眼下佔據優勢的可是清軍!”
忍無可忍之下僧王同志說了重話。
“肉肉肉,親王閣下聯軍只是主動轉移,貴國軍隊還沒那本事打敗聯軍!”
額爾金一雙鷹目閃過一絲不甘,崩緊了臉色嚴肅說道。
“有區別嗎,你們主動轉移還不是因為官軍的逼迫?”
僧王毫不退讓直言道。
“呵呵,親王閣下可別忘了天津和通州!”
“好象這兩城已被官軍包圍,收復回來也只是時間問題吧?”
“親王閣下如果有信心的話,大可以試上一試!”
“……”
諸如此類的唇槍舌劍幾乎每次談判都會來上一段,而後列強聯軍高層便態度強橫,很不客氣的要求僧王簽署那幾份條約。
開玩笑,僧王又不是傻子,明明清軍沒有敗還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