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3 / 4)

小說:新列強時代 作者:曾氏六合網

不是?

一干京中大佬本就與僧王不睦,如今又有了吳可的關係,之前努力維持的一點面子功夫都懶得維護了,直接就是水火不容的架勢。

京中大佬與僧王鬧了矛盾怎麼解決?

自然是要求跑路皇帝咸豐出面裁決了,於是各種彈劾摺子如潮水般送往承德行宮,基本上都是拿僧王‘辦事不力’作靶子一擁而上。

一干京中大佬油滑的很,在述說京城這邊情勢的時候,不著痕跡的將列強聯軍火燒圓明園,以及在談判桌上態度囂張預言惡劣的黑鍋,一股腦全部扣在僧王頭上,既表示了他們的無辜又同時狠狠給了僧王一擊。

當然了,僧王也不是吃素長大的,作為跑路皇帝咸豐的心腹大將,加上又有一幫同樣擁有跑路‘經歷’的朝中重臣幫襯,自然不會讓一干留守京中大佬的‘陰謀’輕易得逞。

於是吳可躺槍了,他啥動作都沒有卻是第一個被跑路皇帝咸豐,一封聖旨第一個叫去承德行宮問話的重臣。

跑路皇帝咸豐竟然在這等重要關口,直接調走京師保衛戰的頭號功臣吳可,這樣的做法實在讓以恭親王為首的京中大佬們震驚又氣憤。

有沒有搞錯,咸豐帝這一手簡直就是在動搖京城軍心士氣。

吳可在京城保衛戰中的表現,京營清軍和京中留守大佬哪個不心中有數,可以說京城保衛戰能取得成功,吳可居功甚偉。

兩江清軍的戰鬥力也是讓人乍舌不已,但那是在吳可的親自指揮下才能發揮如此威力。要是吳可在此關鍵時刻一離開京城,兩江清軍的戰鬥力能不能維持住真真讓人擔心不已。

恭親王,桂良以及花沙納等等留守京城的朝堂大佬,紛紛第一時間趕來與吳可相見密談,想知道吳可心中到底作何想法?

“我還能有什麼想法,皇帝下旨相召我自然得第一時間趕去承德!”

“京畿局勢?不是還有諸位大人坐鎮麼,洋人已不能直接威脅京師安危,加上週圍諸省清軍已增援抵達,洋人軍隊雖強也大勢已去,沒辦法再像之前那般猖狂,諸位大人也用不著擔心什麼!”

“圓明園?圓明園雖被洋人喪心病狂的一把大火毀了小半,但這事有僧王處理還輪不到我一外臣過多置喙!”

“諸位大人放心就是,我雖然離開了但兩江清軍還在,護住京師等地安全還是沒啥問題了,當然最好不要盲目行動免得出了什麼出乎意料的變故!”

“……”

吳可一番侃侃而談打消了恭親王等人的不少憂慮,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也不是他們想怎樣就能怎樣的?

經由此事,與僧王的關係算是徹底弄僵,既然他好心好意的提議被否決了,他也懶得在爭取什麼免得被人誤會,拜別了一干京中大佬後,他便直接帶著自己的總督衛隊三千鐵騎急匆匆趕赴承德行宮。

北京到承德距離真的不遠,加上又是快馬加鞭一路急趕,不過短短兩天時間他和手下三千總督衛隊便已趕到。

不得不說,吳可在京城保衛戰中的表現確實不錯,跑路皇帝咸豐還是非常認可的,給予了他和手下三千總督衛隊非常高規格的接待。

匆匆休整了半天時間,吳可便跟隨傳旨太監拜見了咸豐帝。

咸豐帝的身子真不咋樣,在吳可拜見之時,連端正坐姿都有些困難,更不要說那張沒有血色的麻子臉,以及泛青的嘴唇一臉的病容看著都感覺不靠譜。

讓他哭笑不得的是,跑路皇帝咸豐帝身體都弱成這德性了,竟然還不改他那‘風流’性子每日無女不歡。

他才來承德行宮不過短短半日時間,跑路皇帝咸豐的‘風流韻事’已經聽了一耳朵,內容之荒唐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丫的難道不要命了麼,是不是龍椅坐久了磕著屁股閒煩?

當然,心中腹誹歸心中腹誹,臉上卻是絕不肯露出分毫。

咸豐帝先是好好的誇讚了吳可一番,再次肯定了吳可在這次京城保衛戰中的首要功勞,並聽取吳可詳細解說了近一個月大戰的經過。

雖然在戰鬥期間京城從沒斷了送往冊的的摺子,咸豐帝也瞭解了此戰的一些大概,但總比不上吳可這樣的親身經歷者述說來得詳細,很多細節上的東西也能從吳可的話中得到詳細瞭解。

這一天咸豐帝顯得興致很高,一連在行宮御書房聽了吳可小半天的‘講古’,要不是後世那位慈禧太后頻繁派宮人過來問安,氣氛融洽的談話才草草結束,不然只怕吳可還能在行宮蹭上一頓御膳。

眼見吳可在皇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