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3 / 4)

小說:新列強時代 作者:曾氏六合網

多少。

在鴉片戰爭中,中英雙方武器殺傷效果的差距,遠比武器效能懸殊得多。鴉片戰爭時期,英軍裝備的標準輕武器是前裝燧發滑膛槍。

說實話,這不是先進武器。

近代步槍武器技術的幾個重要發明,比如起爆藥、火帽、圓錐彈丸、擊發槍機等那時剛剛發明出來,還來不及用在這種槍上。

而帶有膛線、射程遠、準確率高的線膛槍,就是俗稱的來福槍,由於其造價高,也沒有成為當時歐洲士兵的制式武器。

至於前裝燧發滑膛槍的最大射程不超過300碼(1碼約合0。9米),可以對人體進行瞄準射擊的距離為100碼。

另外在戰場上,使用前膛遂發槍計程車兵非常容易出錯。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裝填彈藥後,忘了將通條抽出槍管,一扣扳機,通條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自然無法再裝填這槍暫時也就廢了。

此外,使用遂發槍常見的錯誤還有在忙亂之間,誤將彈頭而非火藥塞入槍口,造成不發彈。士兵只能退出行列,站到後面,使出吃奶的力氣,慢慢地把彈頭挖出來,這絕對是個費力又費時的活計。

更麻煩的是,火槍是佇列齊發的,那麼多槍一起發射,許多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開槍後彈頭是否射出,有沒有啞火,往往多次裝彈,把槍管塞得滿滿的,搞不好會出現可怕後果。

而此時的清軍主要使用的是鳥槍和抬槍,數量最多的是鳥槍,也屬於滑膛槍,只是需要主動點燃火繩發射,天氣潮溼的時候有些方便而已。

話說清軍雖然短時間內沒有完全換裝火藥武器的能力和決心,但也開始逐漸擴大使用火器的範圍和規模,軍隊中的火藥武器部隊比例慢慢增加,而他們主要裝備的鳥統比起遂發槍來也沒想象中那般差勁。

總體來說,鳥統的射程稍小於遂發滑膛槍,抬槍的射程卻是要超過遂發滑膛槍。而鳥統的射擊速度,較之遠東英軍的燧發滑膛槍,相差也沒想象中那麼般巨大,每分鐘2發的射速並沒有被甩得太遠。

明白了這些情況之後吳可的心情很是糟糕,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堆只比鳥統強那麼一點點的玩意,生意虧了本刀在其次關鍵是面子上過不去啊。

尼瑪的小說電視害死人啊,要不是那些穿越小說一個個把西洋火器吹上了天,電視裡常常還灌輸洋人手頭的傢伙就是比大清的好,所以大清就敗了之類的資訊。

吳可當初也是抱著如此想法,結果卻吃了悶虧。

果然經驗主義害死人,幸好他採購的前膛遂發槍就五十把,花費的金錢也就不到五千兩銀子,不然非得哭死不可。

倒不是說這些火槍沒用,相反只要訓練得當組成的火槍隊威力絕對比鳥統隊要強。只是沒有想象中那種可以碾壓清軍的程度,心理一時落差太大有些轉不過彎來而已。

幸好和那幫英吉利商人拉上關係,以後再花大價錢搞後膛槍就是,眼下也只能將就著用一用了。

試完了火槍之後,吳可便吩咐堂哥保持與那幾位英吉利商人的聯絡,多采購一批火槍彈藥,讓後勤處鳥統隊那幫傢伙儘快掌握這些前膛遂發槍的使用流程,聽取了一些後勤方面的工作彙報後便將精力重新放回了江西的局勢上。

經過十來天的迅速前進,目前太平軍西征主力部隊已推進到南昌城外圍地區。

剛剛在南昌郊外紮營立寨,太平軍西征軍統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便親自督軍,指揮五千太平軍精銳戰士對南昌城發動正面強攻。

當時戰鼓轟隆喊殺聲震天,一隊又一隊太平軍戰士奮不顧身抬著衝車雲梯等攻城器具,冒著雨點般潑灑而下的箭雨向南昌城衝去。

城頭清軍不甘示弱,在江忠源的指揮下有條不紊進行反擊,先是弓弩覆蓋式射擊收割一批又一批太平軍戰士刑名,而後等太平軍戰士架上雲梯推著衝車撞擊城門之時,城頭又是檑木滾石齊下,沸騰的開水一鍋鍋潑灑而下,輕鬆便將攻城太平軍人馬壓制於下風。

緊接著等太平軍後續人馬跟上之時,突然傳送火炮侵襲將後續太平軍人馬阻隔在炮火之外,同時親率手下精幹楚勇將士殺出城外,猶如砍瓜切菜一般將靠近城牆的太平軍前鋒擊潰。

第一次攻城失敗並沒有打擊到太平軍西征討主力計程車氣,而是收回潰兵再做準備。

而江忠源也沒因為擊退了太平軍第一波攻擊便洋洋得意,一邊加強城防佈置增強防禦,一邊寫信向駐守九江的湖北援軍求援,希望吳可能派出足夠人手於太平軍背後襲擾,分散其注意不能全心全意攻擊南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