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3 / 4)

小說:新列強時代 作者:曾氏六合網

亮基極力阻止吳可現在都到山東直隸一帶去了。

“可能性不吧,朝廷也要顧忌面子啊!”

不需要詢問張亮基朝廷動態,左宗棠便明確回答了吳可的疑惑,臉上表情很有些嘲諷不屑的味道……

第323章大亂之兆

亂了亂了,在局外人眼中此時的湖廣亂成了一鍋粥……

幸好湖南那位歷史上號稱剃頭的大牛及時跳了出來!

南路太平軍在石祥禎指揮下似乎有橫掃湖南之勢,時清廷侍郎曾國藩率新建湘軍由長沙北上抵禦,太平軍被迫退出湖南。

結果石部在湖北與春官副丞相林紹璋所部援軍匯合,後氣勢兇兇再度入湘。

1854年4月7日太平軍南路人馬再克嶽州,佔靖港(今望城西北),由石祥禎率部駐守,林紹璋則率主力繼續南進,24日佔領湘潭,謀南北合擊長沙。

而在太平軍攻佔湘潭後,曾國藩立即派副將塔齊布、知府褚汝航等領湘軍水陸師,圍攻湘潭。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奪,湘勇表現出驚人戰鬥力太平軍大敗,被迫於5月湘潭。林紹璋率部西向常德等地,與北路曾天養部會師後,於6月29日越洞庭湖,退守嶽州,與曾國藩之湘軍對峙於洞庭湖畔。1854年上半年,除鄂北襄樊、鄂中荊州未能佔領外,太平軍兵鋒遍及鄂東、鄂中和鄂南。6月,太平軍主力集中武昌周圍,陳玉成也率軍自應城南下,準備圍攻武昌。

此時,新任湖北巡撫青麟困守武昌孤城。外面交通隔絕,援兵被堵,且鬥志渙散,城內糧餉嚴重缺乏,每個兵勇每天只發制錢20文、米1升,苟延殘喘數十天。

6月2日,守城兵勇4000人出襲豹子澥太平軍據點,打劫未獲,狼狽回城,餓著肚子,怨聲嘆氣,由商賈出資,每人發了兩個麵餅充飢。

而清廷所派的援兵藉故遲遲不敢接近武昌,最新一任湖廣總督臺湧統兵2000人坐守德安(今安陸縣)按兵不救,陝西提督桂明6月即抵應山,藉口乘馬跌傷,不敢率援軍南下。

6月26日,太平軍總攻武昌,水師由漢口攻塘角,由漢陽鸚鵡洲直撲鯰魚套。陳玉成率500強卒縋繩攀上城牆,太平軍的黃旗飄揚在城頭之上,“天兵進城了”的喊聲威震敵膽。

緊接著城中多處起火,清官兵慌亂一團,紛紛奪路而逃。

太平軍從大東門進城佔領武昌,斬布政使嶽興阿、按察使曹懋堅、糧道李欲即等;巡撫青麟率敗兵6000人逃往荊州(後被清廷處決)。

陳玉成在再克武昌的戰鬥中立了大功,被提升為殿左十八指揮,後又升為殿右三十檢點,統率陸軍後十三軍和水師前四軍。當時陳玉成年僅18歲,被老洪譽為“趙子龍”。

真真好一場大戲!

在一直關注湖廣局勢變化的吳可等人看來,這就是一個天大鬧劇。

一邊關注湖廣戰事,吳可還有張亮基等人一邊處理河南內部的麻煩事兒。

咸豐三年下半年黃河在豐北廳工西壩決口,造成河南蘭考很附近地區財產人員損失慘重。

捻軍一度因此勢力大增,可還沒等他們徹底適應便被吳可率部強力彈壓下去。

可是救災安置工作連累前後兩任巡撫,張亮基之前的那位就因為境內不穩下課,張亮基雖有吳可部幫襯但只能解決軍事問題,讓人頭疼的民政問題依舊讓巡撫衙門焦頭爛額。

而咸豐三年清廷上半年下達的定各省捐資備垧,還有下半年的鑄當十大錢和當五十大錢給了河南地方沉重一擊。

上一任撫臺藉此大肆搜刮一通,搞得民怨沸騰府庫空虛,等張亮基上任後面對的絕對是個爛攤子。

面對流民遍野下面暗流洶湧的局勢,儘管有吳可大發神威震懾豫州大地,整得暗地裡的捻匪不敢抬頭,但這也是一時的安寧。連肚子都填不飽甚至還可能處於縣易子而食的慘狀,為了吃的啥都能做的時候,誰還管你吳可有多大威風還不是先搶了再說?

而那些殷實百姓也是意見不小,面對手頭錢財迅速貶值的情況,任誰遇上了都痛快。

為了安撫騷動的民心,可以說張亮基想盡了辦法,各種手段頻出在吳可等親信的幫助下總算安然度過咸豐三年末到咸豐四年初這段難熬日子。

可咸豐四年初,1854年3月7號,清廷瘋狂的鑄造當百錢,當五百錢當千錢貨幣體系瀕臨崩潰,這下不要說普通就是那些地主大戶都受不了拉。

某些黑心糧商跟地主大戶開始囤積居奇,巡撫衙門派人交涉無果後開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