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天津戰場。
戰鬥就這麼一直耗了下去,英法兩國專使倒也硬氣,儘管情況不是很妙但堅決不肯率先低頭服軟。
卻是誰也沒料到,這樣的局勢被京師來的一封聖旨打破……
“朝廷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時候跟洋人講和?”
送走了傳旨公公,吳可將明黃聖旨讓人收好,轉過頭來沒好氣說道。
“朝廷財政出現了困難唄!”
桂良在朝堂上的訊息渠道,自然不是吳可比得上的。
“哈,這理由真是……”
吳可都不知該說什麼是好,雙手一攤沒好氣道:“要是我腦子沒糊塗的話,咱的錢糧供應有一般是自己出吧?”
話說他極度不相信朝堂官府的信譽,駐守天津的上萬人馬千萬開支一半依靠朝廷,另一般則是自行在河南和安徽兩省籌措。
想當初他提出這想法時,朝堂上下一片讚譽之聲,哪個不誇他吳某人公忠體國是大清的官員楷模,暗地裡說什麼難聽的都有。
可他們又哪知道脫誤可心中的擔憂,以朝臣們的尿行說不得某些傢伙突然腦子不靈光,衝劃撥給鄉勇隊的錢糧上下其手,被黑了錢糧倒沒什麼怕就怕耽擱了戰事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真要出了問題最後算誰的?
雖說英法聯軍頓兵天津城,被鄉勇隊整得不上不下沒了脾氣,但鄉勇隊應付起來可沒表面看起來那麼輕鬆,非得提起十二萬分關注才成,不然被洋人鑽了空子可不是開玩笑的。
因此駐防天津的上萬鄉勇隊戰士計程車氣不能出現任何問題,要是因為錢糧的事兒影響了軍心士氣,最後導致不可預料的結果出現,那才叫一個冤枉。
“這個倒不是咱們的問題,南方那邊打成一鍋粥,所耗費的錢糧物資無計其數!”花沙納臉色有些尷尬,但還是硬著頭皮解釋道。
“這個我當然知曉!”
吳可揮了揮手有氣無力反駁道:“可也不差這麼點時間吧,洋人眼看著便要支撐不住了!”
說起這個他便一肚子火氣,明明前不久才上報朝廷,洋人最多堅持不過春節,希望朝廷一如既往的支援天津守軍,沒想到卻是等到了一封講和聖旨。
要說他怎麼如此肯定洋人快要支撐不住了,誰都不是瞎子,英法聯軍的表現擺在那呢。
剛開始時,英法聯軍不瞭解天津守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