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也不認為沒了吳圖勾就不成了,河南清軍可是還有大把的將領存在呢。
只是他一個文人哪裡知道,鄉勇隊與普通清軍綠營之間的巨大差距。
結果,自然就悲劇了……
僧格林沁帶著麾下數萬將士,歡歡喜喜的跟在捻匪主力後面準備趁火打劫,誰知道原本牢不可破的商丘防線竟成了豆腐渣,被數萬捻匪主力一衝而破,根本就沒他想象當中的頓兵城下的情況發生。
兵敗如山倒!
這就是商丘守軍在數萬捻匪衝擊下的狀況,等到僧格林沁氣急敗壞率軍趕到之時,數萬捻匪主力已衝破商丘防線,呼嘯著殺入河南境內大肆搶掠。
僧格林沁氣得差點吐血,顧不得自己的戰區在山東,急忙率領手下數萬將士,透過早就殘破不堪屍橫遍野的商丘防線,尾隨捻匪主力的步伐掩殺而去。
如果說僧格林沁只是氣得差點吐血的話,那麼河南巡撫那就是真的吐血了。
當信心滿滿的河南巡撫聽到商丘防線被破,數萬捻匪衝入豫北和豫中大地瘋狂搶掠殺戮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可等訊息確認之後張口噴出一口鮮血眼前一黑就徹底暈死過去。
如果他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調派大軍圍堵捻匪主力,同時調集豫南地區的鄉勇隊地方部隊的話,說不定短時間內便可將數萬捻匪主力趕出河南。
可惜的是,河南巡撫文人出身,哪經歷過如此險惡局面,一時驚慌失措首先想到就是這次肯定官帽子不保,慌急攻心之下昏了過去。
巡撫大人都昏了過去,巡撫衙門沒了主事之人自然一片混亂。
其實衙門一些經歷過之前那些風雨的老人並不慌亂,知道此時最要緊的是將那數萬捻匪趕出河南,而且河南清軍還真有這個實力。
可惜的是,巡撫大人心理太過脆弱,這麼點打擊都受不住暈了過去。
巡撫衙門裡其它屬官就算有什麼想法也不會貿然說出,免得出了問題還要追究他們的責任,儘管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是眼下最好的處置手段,起碼能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便將捻匪主力趕出河南。
到時候,就算朝廷真的怪罪下來,因為戴罪立功的原因板子也不會太重,說不定因為危機處理得當還入了當今皇上的法眼呢?
可惜的是,河南巡撫在最不該出事的時候暈倒過去,等他醒轉過來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白白浪費了大半天時間。
這時候再做什麼都晚了,數晚捻匪主力已衝入河南中北部五十來裡,搶掠得到了不少糧食財物士氣大振,正兵分幾路沿著河南中北部精華地區瘋狂肆虐,想要控制住局面已經有些太遲了。
作為標準的滿清官僚,河南巡撫醒轉過來後,想的頭一件事並不是急忙調兵遣將挽回不利局勢,而是想著如何給朝廷上摺子脫罪。
還別說真給他想出了主意,商丘防線為什麼被破,還不是因為原先的守將和守軍全部換了人嗎?
而商丘守軍為什麼會換人,既而被捻匪抓住機會一衝而破?
答案很明顯嘛,要不是兩江總督吳可硬要把商丘守軍調到兩江,河南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至於河南巡撫本人在這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自然被他忽視過去。
他知道自己這次徹底完蛋了,朝堂上的敵對派系絕對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既然自己免不了丟官罷職的下場,那自然也不能讓其它派系官員年討到好去。
吳可就是他準備拉下水的目標,不過此時他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想撼動堂堂的兩江總督根本沒可能,所以他又打上了僧格林沁的主意,只要這位皇帝心中的心腹跟自己一起上折彈劾的話……
第434章發動
僧格林沁進入河南境內後只能用焦頭爛額來形容……
捻匪主力衝破了商丘防線後,眼前就是一馬平川任由馳騁,河南清軍根本就沒在商丘防線之後再佈置重兵的想法,結果全便宜了衝出來的捻匪主力。
前文說過,河南這兩三年境內比較安穩,雖說青壯勞力流失嚴重,但是平民百姓家庭還是積累了一定的錢糧。
早就在山東餓怕了的捻匪哪還忍受得住,一連搶了十來個村莊集市後,得到了一定的錢糧補充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這可就苦了跟在身後的僧格林沁所部人馬,一邊要安撫因捻匪搶掠而流離失所的河南百姓,一邊還要追趕前方流竄作案的捻匪主力,而河南清軍卻是遲遲沒有出現,把個僧格林沁氣得著實不輕。
最讓僧格林沁頭疼的是,嚐到了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