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制度腐敗、經濟技術落後等原因外,更為重要的是一方面是由於在大清閉關自守政治戰略的指導下,沒有新的發展需求牽引,因而也就沒有發展新的武器裝備的動力。
另一方面是明清以來的海防戰略思想以“守”為核心,海防戰略仍然沒有擺脫海岸及海口防禦思想,而“守”為主的海防戰略必然嚴重影響到海防兵力建設和運用。
在兩百餘年間大清水師的主要任務一直侷限於沿海緝私捕盜,大清的海防兵力從未想過要為與敵爭於海上,更不可能想到遠渡重洋了。
因此,在朝廷“重陸輕海”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尤其是經過明朝的“海禁”政策和大清的一味閉關自守後,鴉,片戰爭中大清水師的失敗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綜上所述,近代大清海防走向衰落已是歷史的必然。在西方各國相繼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之際,大清仍停滯在封建社會階段;在西方列強的海軍由帆船艦隊逐步向蒸汽艦隊過渡,進入近代海軍和海防建設大發展之際,大清的封建統治者卻採取閉關自守政策,毫不重視海軍和海防建設,從而嚴重阻礙和制約了大清邁向近代海軍的發展。
到了鴉,片戰爭時期,大清落後的水師根本無法與稱霸海上的英國海軍相抗衡。從此東南萬里海疆成了西方列強侵略大清的通途,嚴峻的海防危機促使大清必須關注和重視海防問題。
大清海防的壓力雖然巨大,但不代表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
儘管清軍固有水師爛到了根子裡,可不得不說大清造船能力並不算差,比之列強差的就是造艦思路以及蒸汽時代軍艦的火力配置以及船隻結構問題。
這不,自從吳可掌握了廣東水師,並花費力氣將之改組為兩廣水師,又對其內部的紀律和組織結構大動干戈,在保持國人一部分傳統習慣的同時,提出了向列強海軍學習的口號。
而且在總督衙門財政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吳可依舊咬牙擠出大筆銀子,從西方列強手裡採購戰鬥力頗強的近代海軍軍艦,並且聘請有經驗的水手以及退役海軍軍官作為教官,操練兩廣水師大多還處於冷兵器時代海戰思維模式中的官兵。
同時兩廣水師還輔之以實戰訓練,在伶仃洋以及南海海面上,大力清剿盤踞於此,危害商船航道的海盜勢力,效果明顯戰鬥力提升十分顯著。
船型老舊不要緊,火炮威力不足也無所謂,水師官兵必須得嚴格訓練,透過訓練以及實戰提升素質和水平,等到新式戰艦到位之後可以迅速上手形成戰鬥力。
秉承著如此原則,儘管兩廣水師營中破舊老式戰艦不少,但並沒有棄之如鄙,反而有計劃的利用起來,同時還從列強手中購買近代新式戰艦,讓兩廣水師弟兄不至於眼界太過陳舊,同時也是輪流讓水師弟兄慢慢熟悉新式戰艦以及船上火炮的操作,還輔之以實戰演練效果十分不錯。
當然,一味的向外採購也不是辦法,況且廣東造船業水平其實不差,吳可以總督衙門名義招攬了不少熟練工匠,在水師營地附近修建配套的船隻修理廠以及戰艦製造工廠,當然實際上眼下只能算隻手工作坊。
在吳可的要求以及大筆銀錢支援下,配屬兩廣水師的造船廠,此時已經開始模仿列強的五級以及四級海軍風帆戰艦,打算從最簡單的海軍船型建造開始積累經驗,等熟練工匠多起來以後再慢慢試驗三等戰列艦的建造。
無論是在眼下的大清還是後世的共和國,只要政府大力支援某項事務,在沒有出現方向性錯誤的前提下,想要做成什麼事就一定能夠辦到。
此時列強海軍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十分成熟的階段,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迅猛提高,想要奮起追趕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但吳可有信心在十年之內讓兩廣水師達到列強二流海軍水準,起碼防護南方海疆不成問題。
以兩廣的人力物力以及財政狀況,就算加上地域面積一點都不比海上馬車伕荷蘭以及無敵艦隊所在西班牙差上多少,只要總督衙門一如既往的支援下去,兩廣水師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第650章改革
等到出征的兩廣水師甲支隊凱旋而歸,吳可親自接見並慰問了出征水師甲支隊官兵,搞得水師官兵感動萬分的同時也得到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訊息。
此次水師將士出征比較順利,初期順風順水只在圍剿新冒頭海盜老巢時遇到一點阻礙,費了點手腳才解決麻煩。
倒不是海盜戰鬥力有多強,再兩廣水師越發精良的堅船利炮之下,一群烏合之眾般的海盜哪是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