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放,沒事別歷來打擾本督曬太陽休息!”
見長隨只顧點頭哈腰,吳可沒好氣提醒道。
“剛剛刑部和大理寺的大人到了肅順府上,將肅順大人帶走!”
吳文不敢怠慢,反正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機密,他不說等下也會有人彙報,所以他壓低了聲音毫不猶豫彙報道。
“該來的總是要來,肅老六早晚逃不過這一糟!”
聞言吳可臉上不露分毫,輕輕與幾位心腹幕僚互對了個眼色,裝作不在意輕輕揮了揮手道。
這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除夕夜刺殺慈禧太后並將重重傷的刺客就是肅順所遣,但傻子都知道這跟他脫不了關係。
要說肅順有沒有下手的動機?絕對有!
去年年底時分京城坊間流言就是最好催化,只要腦子不糊塗都清楚這可能是肅順臨死之前的瘋狂反撲,誰都不會懷疑這一點。
那麼肅順有沒有這個能力,佈置這場可以說近乎完美的刺殺?
當然有!
別看肅順當了近十年孫子,這些年行事也低調得很,但誰都不敢輕言肅順沒有暗地裡的隱秘勢力。怎麼說都是咸豐朝後期的第一權臣,暗地裡的首輔大臣,想要安插幾枚不起眼的暗中到宮廷之中,簡直太過簡單,要知道肅順可是擔任過專管宮廷採買事務的內務府大臣一職的。
“這是打算三司會審的節奏啊!”
吳可有些感嘆了搖了搖頭,收斂了臉上神色繼續問道:“刑部和大理寺來人帶走肅老六,找的是什麼理由,端華那廝呢,有沒有被一起拿下?”
“兩部大人是以協助調查為名,將肅順大人帶走!”
吳文先是回答了肅順的事兒,而後才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至於鄭親王端華,還沒有收到他被帶走的訊息!”
“本督知道了,你下去繼續打探情報,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趕緊彙報!”
吳可揮了揮手錶示知道了,而後將長隨吳文趕了出去。
……
隨著肅順被捕,其派系重要大臣在短短大半個月時間不是被抓就是清理出了朝堂,最後就連鄭親王端華也被擼去一切職務,代表著帝后黨與顧命大臣派長達近十年的鬥爭,終於以帝后黨的全面勝利告終。
可惜的是,帝后黨為此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實際執掌朝政大權的西太后慈禧被刺重傷,身體虛弱按太醫的說法起碼得在病榻上躺半年。
貌似最大受益人乃是恭親王,也不是沒人懷疑這事是恭親王暗中指使,作為最大受利者他身上的嫌疑實在不小。
可惜的是,恭親王不是肅順和端華哥倆,作為當今同治小皇帝的叔叔,同時又是咸豐帝六弟,身份尊貴地位特殊,在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參與謀刺案之前,就是慈禧太后心中再怎麼懷疑也不好動恭親王。
吳可沒有在京城待太久,正月沒還過完便和手下護衛乘船返回兩廣主持大局。
儘管在京城只待了一個來月時間,其間還被臨時主持朝政的恭親王拉去做了幾天苦力,可這個年吳可依舊沒怎麼過好。
除夕夜出現慈禧太后被刺重傷這樣的大事,吸引了朝臣們絕大多數目光和注意力不假,可富庶的兩廣以及兩廣總督的官位同樣引人覬覦。
在正月朝會重啟之後,便有朝臣提起這事。當然他們沒有直接跟吳可對著來,而是曲線救國認為吳可歷任兩江和兩廣總督兩任封疆,無論是功勞還是資歷都足以擔任朝堂中堂之位云云。
這麼明顯的招數吳可哪能看不明白,知道想要將他拉下馬困難重重,於是乾脆就將他從兩廣總督位置捧上去,他們才有指揮染指垂涎已久的兩廣總督位子。
吳可沒有急赤白眼的表示自己不爽,也沒有自降身份跟一幫小蝦米在朝堂上爭論,而是正兒八經的開始了自己的公開述職。
按照慣例,他自然要把自己的功績好好宣揚一番,將兩廣眼下的大好形勢亮一亮,當然如此一來確實彰顯了他不凡的治理才能,卻也讓一幫宵小之徒對兩廣富庶之地更加熱切。
可惜吳可根本不給他們機會,道完了功績之後自然要說一說兩廣面臨的困境,首先就是臨近的安南局勢,法國人已經全面插手安南內戰,兩廣方面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法國人的勢力到達安南與兩廣邊境地區,所以必要時候兩廣清軍不得不參與安南內戰。
這是個很嚴肅的話題,一下子便讓那些頭腦發熱,一心想到兩廣狠撈一筆的朝臣清醒過來,面對這個問題根本就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