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清掃了個遍,一查問題一大堆差點沒逼得這些娛樂場所全部關門歇業。
在廣州知府等一干官紳的勸阻下,吳大總督終究沒做得太過,只要被查出問題的娛樂場所老闆在期限內交納足額罰款,他倒也沒有逼迫過甚,當然這是指身上沒有重大問題的老闆。
而總督衙門也在這一系列行動中收穫頗豐,單單直接查沒的銀子便接近十萬兩之巨……
第560章掌控
廣州知府衙門一系列凌厲手段,震驚了廣州官民,他們不知道知府衙門這是發了什麼瘋?
不錯,除了廣東巡撫以及布政使和按察使,還有總督衙門一干核心官吏知道事情真相外,整個廣州都以為這事是知府衙門的手筆。
廣州知府心中那個委屈就別提了,他還不敢大聲嚷嚷這事不是知府衙門乾的,他真要有這膽子的話估計頭頂的官帽子早被摘下。
吳可的手段自然不僅於此,手裡有了足夠的銀子之後,二話不說又開動了廣州府內部的道路修繕計劃,以及廣州至佛山的官道修建工程。
官府難得這麼勞師動眾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上又是關乎底層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以原本廣州不安的民心迅速被安撫下去不說,市井中的一些流言更是不攻自破。
幾乎大部分廣州百姓的注意力,都被知府衙門再一次招募海量勞工的事兒吸引,至於城內發生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省省吧這又關百姓屁事。
由於有之前廣州至韶關的官道修繕工程擺在那兒,廣州百姓知道知府衙門這次難得的說話算數,只要參與了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衙門不僅管早晚兩頓飯食,每日還有三斤糧食的工錢可拿。
雖然那三斤糧食都是粗糧和雜糧,但對於底層百姓來說也是難得的好處,起碼一家老小的生活算是有了著落。
日子有了希望和盼頭,廣州城的底層百姓哪還有心思看熱鬧,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加入官府阻止的基礎工程建設洪流之中,天大地大填飽肚子最大。
明眼人都看得出知府衙門這次出了大力,不僅一次性招募了過萬青壯勞力,還特意徵召一批無依無靠的孤寡老弱,專門用做工程部隊的後勤事務,確實解決了不少百姓家庭的生存問題。
不僅如此,城外駐紮的那數萬官軍也行動起來,分出數千人馬奔赴各處等待修繕的官道,一邊監督青壯勞工修繕道路一邊維持秩序和治安。
還真別說,在哪個年代都少不了那些地方上看不清形勢的土霸王,各條官道修繕工程開工還沒多久,便有沿途的土霸王很不客氣找上門來,要過路費動工好處費等等名目繁多的費用,並囂張揚言不給的話就別想順利從他們的地盤透過。
面對這樣的找死行徑還有什麼好說的,沿途監督保護的清軍二話不說直接殺奔到揚言者家裡,老實的直接帶走送入最近官府大牢,不老實還想反抗的就地格殺勿論,讓沿途百姓好好感受了一番官軍的威嚴。
當然,作為吳可的心腹親軍,鄉勇隊將士不屑做那逞強凌弱之舉,好好的震懾了沿途百姓一番後又給了好處,修繕官道的工程部隊青壯勞力還是不夠,正好從沿途村落城鎮招募一些,又許諾了將從百姓手中採購一應後勤物資給足了好處,一手大棒一手甜棗輕鬆收復沿途百姓之心。
還真別說,百姓們有了養家餬口的活計和盼頭,一個個在工地上幹得熱火朝天,就連平日裡讓官府差役頭疼不已的糾紛都少了不少,更別說治安環境更是有顯著好轉。
有這些也就夠了,起碼吳可也有理由堵住那些廣州官員之口。
他要的就是讓整個廣州府上上下下全部都行動起來,只有大家都動起來了才能看出一些東西和問題,也能讓他有機會和空擋插手下面具體事務。
不要怪他如此大費周章,如果還是在兩江的話他才懶得如此賣力,把任務交代下去就算完了,他只掌總和監督就成,下面官員做得好表揚,做得不好自然免不了一頓訓斥甚至直接丟了官帽子。
可是兩廣局勢比兩江複雜得多,這裡是萬萬出不得事的,一出事基本上就跟洋人有關,一旦涉及洋人事務以朝廷的尿性最後倒黴的肯定是兩廣總督。
不是說他怕了洋人,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兒。只是他必須好好約束治下百姓,起碼出了事兒責任方不能是自己人,然後他才好理直氣壯跟洋人交鋒。
再說了手下官員不動起來,他又怎麼好施展抱負,整天面對抱成一團的手下官員,是個人都會覺得受不了的。
果然,依靠額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