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他很輕鬆的便在廣州城站穩了腳跟拿住了權力。
剛開始時,廣州城裡的大小官員,以及數十萬百姓商賈,可被他帶來的三萬精銳將士嚇得不輕,生怕來了夥匪軍貪婪無讀盤剝嚴苛。
結果駐紮在城外四方的鄉勇隊三萬精銳表現完美,不僅軍紀嚴明從不繞民,就是稍微一些過分舉動都不許有。
這一下,羊城百姓好奇了,心中的忐忑放下了一些,對於城外駐紮的那三萬精銳官軍很有好感。
能沒好感麼,官軍什麼鳥樣羊城百姓可是深有體會,特別是越來越多的洋人出現以後,駐囤廣州以及周邊地區的清軍不要太多,那軍紀鬆弛得真沒法多說。
一到休浴日那就是羊城周圍百姓的災難日,那些出得軍營的兵大爺們吃霸王餐嫖霸王雞還是輕的,動不動便是拳腳相向肆意妄為,比起山上那些大王們都有所不如,羊城百姓能有好感才見鬼了。
像鄉勇隊這樣守規矩的官軍實屬罕見,頭一次碰上要說沒半分好奇怎麼可能?
安徽清軍的赫赫威名羊城百姓倒是聽過,可是親眼所見還是頭一次。
與嚴重依賴兩廣籌糧籌餉的湘軍不同,鄉勇隊可是有自己的財政體系,根本句用不著向外界求爺爺告奶奶,也是因此鄉勇隊與其它清軍部隊很少有深入交流,因為根本就沒這個必要。
與鄉勇隊最為親密的清軍部隊,當屬江忠源所部楚軍人馬,誰叫鄉勇隊剛剛崛起之時兩軍又很長一段時間聯合作戰的經歷。
之後江忠源戰死廬州,左宗棠在吳可的幫助下,順利接手了楚勇的指揮權,所以左宗棠部對鄉勇隊的底細也十分了解。
更不要說,在河南和淮北那幾年並肩作戰的時間裡,左宗棠部楚軍乾脆學習鄉勇隊建制,幾乎就是一個簡化版的鄉勇隊。
左宗棠雖然不像吳可那般會合理斂財,但跟著鄉勇隊一起行動多年,積攢起來的家底也十分豐厚,養上數萬軍兵不在話下。
在河南兩次剿匪,還有兩次支援京畿,鄉勇隊基本上都是獨立作戰,與河南清軍以及京畿清軍的交流不多。也就是在京城保衛戰中,因為人手不足的緣故鄉勇隊才與京城守軍混合作戰。
可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