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法”規定,但凡皇帝每夜“臨幸”某妃,都由太監將名冊一式二份,一式由內監“敬事房”收錄,一式交於正宮皇后。
皇帝也難,皇帝不上朝的訊息經由太監傳到了正宮慈安耳中,慈安便手持“祖訓”前往干預。待咸豐皇帝前腳走,慈安便把“蘭貴人”喚至皇后行使權力的坤寧宮,命令哭哭啼啼的“蘭貴人”下跪,宣示她不守“婦道”。
正欲家法從事,人走心在的咸豐皇帝匆匆走了進來,大呼“請皇后免責,蘭兒已有娠矣”。慈安聽到此言,連忙下座說:“帝胡不早言,吾之杖伊,遵祖制也,受杖墮娠,失祖訓矣。皇上春秋雖盛,儲宮未備,吾安可守一訓,而失列祖列宗之遺意哉?”
因為在咸豐帝跟前爭寵,兩宮太后的關係早就跟‘和睦’兩字搭不上邊。
除此之外,兩宮太后還因‘正統’之位鬧得不可開交。
咸豐皇帝死前,西宮太后慈禧不過是“懿貴妃”,咸豐死後才升為“西太后”。就是說如果此時咸豐皇帝九泉下有知,他還不認識這個“西太后”呢。
在某次祭祀咸豐帝的時候,慈安堅持按咸豐帝生前規矩,慈安居前,旁邊空位留給先於咸豐帝死去的那位“正後”,而慈禧稍居下位。
對此,慈禧據理力爭,兩宮太后並坐“垂簾”已久,還提這種陳芝麻爛穀子的所謂規矩,是對現實西太后的侮辱,叫她何能“母儀天下”?
最終儀式雖然就了慈禧意願,但是這次在皇家祭祀公開場合中的爭執,使得西后對正宮東太后尤為“銜恨”。
除此之外,因為後宮的權力之爭,兩宮太后也鬧得很不愉快。
據傳某日慈安坐轎經過宮中某殿,慈禧手下小太監李蓮英正與某小太監玩摜跤比賽。深知“兩宮”權力高低的李蓮英對東宮慈安的轎子視而不見,仍然擋於道中玩興正濃。在慈安的呼斥下,李蓮英才退於路邊跪下,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
後來慈安欲對李蓮英行使“杖責”,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