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日才能到,她不到兩天就到了,一路風塵僕僕風餐露宿,絲毫沒有停歇。
若是一般人,身子怕早已吃不消,不過她卻從小就適應這樣的生活,兩天兩夜幾乎沒睡過,下了馬車,還一副精神抖擻的模樣。
一路上她行事極為低調,到了滄州也沒通知這邊的任何官員,先親自在城內晃了一圈。
一連發生兩件命案,被殺的還是朝廷命官,此事雖在朝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而這滄州,倒依舊歌舞昇平。臨街的鋪子,來往的百姓,繁華熱鬧依舊,絲毫看不出有什麼不對。
西周太/祖皇帝貧苦農民出身,小時飽受飢寒,家鄉鬧災荒時,見了不少奸商為謀利囤積糧食,高價售出,致使很多百姓活活餓死,因此那太/祖皇帝極為厭惡商人。
士農工商,商人在西周的地位也是最低,除了那些世家大戶或是背後有人,一般的商人,除了受到官府打壓,還要忍受地方上潑皮無賴的敲詐,可謂舉步維艱。
受此風氣的影響,西周的讀書人是瞧不起商人的,朝中的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官員,也常常把商人有辱斯文掛在嘴邊。
商人在西周,儼然就是奸詐狡猾無恥小人的代名詞。
不過紀寧可不這麼認為,她從小經歷的多,見得世面也多,再加上受到那老和尚影響,她並不認為經商就是低賤,反而,她很熱衷於賺銀子。
朝中那些官員,整日把祖訓聖人之言掛在嘴邊,內裡哪個沒有幾分齷蹉,不然光靠朝廷的那點俸祿,別說購置府邸了,就是多請幾個丫鬟婆子都請不起,更別說花天酒地鮮衣怒馬。他們除了靠每年地方上的冰敬炭敬,再就是在自己家鄉大肆夠田購地,以及各種灰色收入,才有了表面上的光鮮亮麗。
紀寧是看不起那些齷蹉的,她喜歡光明正大的賺錢,管他孃的商人低不低賤,她有銀子賺就行。有銀子好辦事,有了銀子,這世間的很多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這些年除了在京師的生意越做越大,也逐漸發展到地方上。
在這富裕的滄州,也有紀寧暗中置辦的產業。
滄州繁華的街上,緩緩行著一輛並不起眼的馬車,車伕老態,隨從看著也平平無奇,淹沒在喧鬧的人群裡。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