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畢之時,壽春城內的曹操終於就前番劉泰信件之事做出了回應。並且還將回信徹底公開,等於說,這封回信不但是回給劉泰的,還是回給天下的!
其他的暫且不說,書信中曹操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希望劉泰能停止豫州天賜軍的東進,允許豫州十萬曹軍迴歸壽春,雙方正面的進行一次決戰,若曹操敗,那麼兩淮必然雙手奉上,並且曹操甘願為劉泰麾下一將。
若曹操勝,那麼曹操希望劉泰十年之內不再兵犯兩淮地區,也就是說給曹操十年的時間積蓄力量。
若劉泰允了曹操,那麼曹操在壽春的兵力就膨脹到了三十萬,而既然是決戰,劉泰自然也不可能會派出超過三十萬的數量,也就是說,劉泰五十萬大軍的優勢,在曹操的幾句言語下頓時瓦解,劉泰會答應曹操嗎?為了收服曹操,值得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華夏196年,八月二十日
五天的時間,對於壽春來說是一個煎熬,若劉泰不答應曹操的提議,那麼以目前的情況,壽春是絕對堅守不了多久的,而劉泰如果答應了曹操,那麼壽春就還有一戰的希望。
其實曹操也真算是老謀深算了,前番曹操屢屢派出援軍前往豫東,就是為了這個提議而佈局,要知道,豫東的曹軍可都是臨時組成的兵馬啊,但在這數月時間裡,經歷戰爭的殘酷之後,那十多萬曹軍逐漸的走上了老兵之路,戰力與以往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此刻,一些諸侯才明白曹操當初為什麼會在那般情況下還將夏侯惇和于禁派到豫東,原來此舉完全就是為了練兵,增強曹操的個人力量啊。如今壽春有兵馬在十六七萬左右,這十六七萬中能稱之為老兵的大概在十二三萬,而能稱之為精銳的大約在七八萬。
如今若是再加上豫東撤回來十多萬曹軍,就算其中產生的老兵只有七八萬,精銳只有三四萬,曹操的核心力量也會暴漲二分之一左右。確實,戰場上才是練兵的最好場所,即使殘酷了點又如何,亂世之中人如芻狗,既如此,只要能強大己身,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沒有人認為劉泰會答應曹操的條件,畢竟劉泰若答應這個條件,那麼對天賜軍的損失絕對無法估量,為了一個曹操,損失無數忠心耿耿的將士,又有多少人會願意呢?
但也有人認為劉泰必然會答應曹操的提議,畢竟此戰若勝,那麼曹操不但會臣服於劉泰,整個兩淮地區也會被劉泰輕而易舉的奪到手中,到時徹底稱霸長江以北的劉泰,即使諸侯再這麼蹦躂,也永遠不再可能是劉泰的對手。
天下人靜等劉泰的決定!
劉泰很為難,確實,曹操此舉讓劉泰陷入困境之中,畢竟劉泰對收服曹操是很有想法的,有了曹操,那麼天賜軍統一天下,絕對會加快不少,而且未來天賜軍在西方的戰場上,也會出現一位真正獨當一面的統帥。
華夏196年,八月二十一日
第六日,劉泰給曹操做出了回覆。
劉泰答應曹操的條件,允許汝陽的曹軍退回壽春。
不論如何,只要能有收服曹操的機會,劉泰都不會放過,即使劉泰知道曹操這個梟雄不是那麼好馴服,可起碼召到了麾下,總比放在外面安心!
對於劉泰的決定,各方都有不一的回應,畢竟此舉的好壞相差過大,而曹操若敗了,聯盟也就徹底崩潰了,對曹操,劉備等諸侯都是很無奈,也同時有點幸災樂禍,畢竟曹操是在他們前面即將走上末途。
沒有人會認為曹操能贏得這場戰役,別說汝陽能催化三四萬精銳,就算催化十萬精銳又能如何?要知道,天賜軍的戰力一直都是天下之冠,而兩淮所謂的精銳甚至還次於益州公孫瓚麾下的兵馬,如此一來,可想而知雙方之間的差距有多麼的大。
三十萬大軍是曹操最後的賭注!
華夏196年,九月初
得到劉泰聖旨的高順撤離了包圍汝陽的兵馬,而汝陽城內的曹軍得到曹操的調令之後,第一時間裝運糧草,趕往壽春匯合曹操。對曹操的決定,夏侯惇與曹仁是沒有一點反對念頭的,而於禁雖然不是曹操的族親,但對曹操也極為敬佩和敬仰,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如此一來,十萬曹軍在三位大將的帶領上,踏上了回師壽春的路途,所有士卒心中都是沉甸甸的,因為他們知道,這將是兩淮與北疆的最後一次決戰,勝利的天平完全傾斜天賜軍,此戰過後,還有多少兩淮子弟能倖存?
第四百八十九章
第四百八十九章
華夏196年,九月中旬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