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2 / 4)

小說:權握天下 作者:雙曲線

都愣了一下,隨即喜上眉梢,兩宮相得總是好事,再加之前三司的輿論,不少人不由假想,皇帝是否要親政,另外一部分心思迥異的人同樣不少,在他們看來,年少的皇帝還不足以駕馭朝政,若再有奸佞小人曲意奉承、矇蔽聖聽,必會引發大亂。

無論承不承認,在紫蘇攝政的六年中,元寧的國力與疆域都在擴張,這一點無人可以否認,因此,不論如何看待紫蘇,大臣都會不自覺地願意向她稱臣,而年少的皇帝顯然不能給人如此的信任度,即使是忠於皇帝,時刻對紫蘇的權力抱以警惕之心的朝臣,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在三年以內,皇帝還沒有足夠的才能與氣度親臨朝堂。

按照禮制,紫蘇先進元儀殿,在珠簾後坐下,隨後,陽玄顥才進殿,在御座上坐定,接受朝臣的叩拜,隨著禮部執事的一聲“禮畢!”,大朝會正式開始。

“三司的正堂何在?”珠玉聲動,趙全走出珠簾,向陽玄顥行禮之後,走下一階,手捧朱箋,朗聲開口,顯然是要代紫蘇質詢朝臣了。

這一舉動讓殿內一片訝異,礙於法度,沒有人出聲,但是,左右相顧、面面相覷的人決不在少數,在這種驚訝中,吳靖成、於第中、江槿走出位列,跪在階前,齊聲道:“臣在!”

趙全抬眼看了一下,便再次看見手中朱箋,平靜地複述上面的字句:“三司之臣監察百官、諍諫人君,握清議輿論之大權,為朝廷咽喉,卿等負此重任,掌三司之署,當引言官進諍言、合法度、清黨朋,何致諸士屢進妄語、離間天倫而無自省?言者無過,哀家只問卿等失管之罪,卿等可服?”

這一次,即使有御史在側,不少朝臣都顧不得被彈劾的危險,竊聲議論。

三人初時不語,隨即都不由苦笑,俯首認罪:“臣失職當罪,不敢不服。”

“臣不服!”

“臣不服!”

“臣等不服!”

不整齊的聲音卻擁有一致的氣勢,三司言官能上殿的全都出列跪倒,立時只見金階之前黑壓壓跪了一片,陽玄顥的臉色不由一變,顯然沒有料到這種情況。

“放肆!太后質詢三司正堂,與各位有何關聯?違制妄動!還不退下!”這種候能出面的只有尹朔,他向御座方向行禮之後,便轉身喝斥眾人。

“尹相此言差矣!三位大人為下官等受失管之罪,如何與我等無關?”可惜,三司清流什麼都沒有,唯有質疑的傲氣是百官之首,此時,雖然言辭有禮,語氣神情卻是不屑之極,尹朔被他一番搶白氣得完全說不出話來,臉色鐵青。

“尹相退下吧!他們也是為主官辯白心切,心意可嘉,勇氣更可嘉了,違制之罪,留後再議,先聽他們說說為何不服吧!”尹朔正要再發作,紫蘇的聲音從珠簾後傳出,他只能依言退下。

“皇帝以為如何?”言畢,紫蘇頓了一下,又開口問皇帝。

陽玄顥沒有料到母親會問自己,愣了一下,才回答:“朕以為母后娘娘的決定無誤,三司言官如此齊心,雖有違制失儀之罪,但是,也應讓其暢所欲言。”

太后與皇帝都這麼說,尹朔只能退下,仍跪在階前的三司官員們顯然欣喜萬分,任職三司的多是年青人,取的就是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氣,因此,倒沒有什麼作偽的人,相互間看了看,便推了一個共認心思敏捷、能言善辯的人出來,是都察御史劉宗亮。

殿內的官員對劉宗亮並不陌生,都察御史並不直接彈劾官員,多是就事論事,直接進言處置之法,劉宗亮自從恩科高中之後,一直在三司任職,從九品主簿做起,三年前才轉升正四品都察御史,朝中幾乎人人都為某事被他彈劾過,而且,次次皆是言之鑿鑿,讓人半點不能反駁,可見他是如何的心思縝密了。

不過,劉宗亮倒有些為難,並不是說怕得罪皇帝與太后,元寧皇朝開國以來,官員從不曾因為進諫而為獲罪,更何況言官!

明宗皇帝時,趙氏一門權傾天下,除了少數權門,朝中官員無不附從,三司言官卻沒有因此畏縮,大司憲甚至指著明宗痛斥“一門權重,亡國之兆,他日陛下必跪入太廟以請罪!”明宗也不過拂袖而去,連失儀之罪都未問。

劉宗亮擔心的不是生死榮辱,而是,他雖然同樣心存不服,可是,也不得不承認太后質詢問罪並無不妥之處,而三位正堂俯首認罪顯然也並非被迫,該從何說,他一時有些無從下手,面對有備而來的太后,若不能先聲奪人、一矢中的,只怕根本無用,不僅三位正堂大人不能脫罪,連所有三司官員都會因此而被問罪,這不能不讓他心中生出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