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2 / 4)

小說:權握天下 作者:雙曲線

那句話已經惹惱他了,這會兒,他哪裡還會去婉轉,直接就和尹朔頂上了。

“好!都將事情擱下!所有輔臣跟本相與謝相去見陛下!”尹朔也惱了,他自然聽得出謝清語氣中的冷然。

議政廳裡的官員都被尹朔憤然的聲音一驚,回過神來,早已看到那堆不同尋常的奏表的諸人都低下頭,小心地退了開去,被點到的輔臣則一一站出來,垂手等兩位議政大臣先走。

這是謝清與尹朔的第一次正式衝突,也預示著兩人之間再無轉寰餘地。

後世學者總喜歡將元寧的黨爭看作世族與寒族的鬥爭,不無道理,卻也失於偏頗,至少在當時議政廳所有官員的眼中,尹朔與謝清的鬥爭純粹是因為權力分配的問題。

陽玄顥親政之後,戶部由尹朔負責,吏部由謝清負責,謝清的權力一直在議政首臣之上,即使是戶部,掌管多年的謝清也比尹朔更容易指揮,可以說,這兩人無論如何都會有這麼一場衝突。

陳觀將之歸咎於陽玄顥遲遲未將齊朗丁憂後的出缺補上,但是,他也不能否認“此缺難補”。

於是,元寧朝堂之上註定要有人犧牲了。

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

各位朋友新年好,在此向各位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行大運!也祝我自己能在今完成本文!——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九年三月,關中、江南六十二家世族彈劾天子。

史官惶恐地記下這次的事件,臣劾君,天崩地裂無過於此。

彈劾皇帝是世族的權力,元寧太祖以《大誥》明頒天下,但是,元寧歷史被大規模彈劾的皇帝屈指可數,至少在陽玄顥之前,皇帝被十家以上的世族彈劾的事情只發生過三次,其中還包括安閔王被廢的那一次,另外兩次是元寧正史中極力迴避的事件,因為,兩次都伴著血染山河的殺戮,因為,兩次被彈劾的皇帝都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告訴世族什麼是皇權。

陽氏的皇位的確是由各方的支援、妥協得來的,但是,能夠在三十年之亂中支撐到最後,佔領至略原國土的三分二,陽氏的皇位同樣也是用鐵血鑄成的。

後世有史學家說那些世族選擇陽氏最強硬的兩個皇帝作挑釁對像,但是,元寧皇朝保留下來的史料告訴他那個觀點錯得有多離譜——任何一個世族在選擇參與彈劾時,心態都是複雜,可是,其中絕對不包括挑釁,投機也罷,憂國憂民也好,沒有一個世族會願意挑釁皇帝,畢竟,如天的皇權不是人力所有抗衡,《大誥》同樣明文規定:一旦參與,成敗不論,那個家族的宗主都將被終生圈禁宗人府;而且,世祖皇帝的確是強硬不假,但是,執政手腕從容婉轉的成宗皇帝遠談不上強硬。

陳觀有一句誅心之言:“元寧彈劾重權在永寧王府。”

作為對夏氏歷史最有研究的學者,陳觀的話是很具權威的。

那兩次幾乎清洗了整個世族的彈劾事件都涉及永寧王府,更確切地說,都觸犯了永寧王府的權威。

成宗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幽禁嫡母,世祖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出繼皇子。

前所未有之事引來世族的恐慌,彈劾表章幾乎淹沒了尚書檯,但是,永寧王府站在皇帝的一邊,如果說成宗朝那次為維護聖烈大皇貴妃的尊榮,永寧王府尚留有分寸,那麼,世祖出繼五皇子為永寧王世子時,夏祈年完全是不留餘地,斬盡殺絕。

“本王已經告誡過不可行此事,不聽便是永寧王府的敵人。”世祖實錄中,夏祈年便是如此對世祖說。

及至安閔王時,永寧王世子一句“可”,一句“嫡次子猶存”,便定廢立大事。

如今,紫蘇為太后,若說這次彈劾她不知道,沒人會信,陽玄顥更不會信。

議政廳諸臣跪在欽明殿前,陽玄顥坐在殿內,臉色蒼白,只說了一句:“母后娘娘要廢朕嗎?”

內官、宮女跪了一地,無一人敢應聲。

從曙色初曉到日當正午,尹朔等人一動不動地跪著,殿門緊閉,禁軍甲冑森寒,硬是讓幾位輔臣在這煙火三月感受了什麼是冰寒透心。

紫蘇是倚在榻上聽趙全稟報這個訊息的,長寧殿裡只聽見宮漏的聲音,所有人似乎都屏住了呼吸。

“皇后在做什麼?”半晌,紫蘇卻轉頭問葉原秋一句不相干的話,所有人都是一愣。

葉原秋回過神,看到趙全的眼色,忙對紫蘇道:“慧妃娘娘微恙,皇后娘娘召了太醫詢問情況,此時應該在長和宮。”

紫蘇撫著枕上的流蘇,淡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