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補給點被英軍攻擊,會給亞洲聯軍帶來如此重大的影響。 現在存放在前線的彈藥只能保證每個中國士兵2。5個基礎的彈藥,也就是說這些彈藥只能提供一場50分鐘地高強度火力攻擊。 顯然以這點彈藥存量發起對英軍十幾萬人的進攻是過於冒險了。 假若在進攻失利後,英軍發起反攻怎麼辦?楊露蟬不得不擔心這兒後果。 他是近三十萬軍隊地統帥。 不是一個隊官、管帶或者是協統,作為一個高位的統帥若是決策失誤。 犧牲的不僅是數萬的生命更是一個國家的國運。
這些問題讓楊露蟬猶豫起來,他語重心長的向李秀成聲音說道:“秀成,當初皇上著人將你從肆井找出,本帥便知你是非常之才。 出征以來秀成的表現,非常出色,連平日素不夸人地左季高也對你另眼相看。 只是本帥深受浩蕩皇恩,一身所繫責任重大。 戰爭輸了我楊露蟬即使馬革屍還也無所畏懼。 可我楊露蟬畏懼的是皇上和朝廷將處於被動,我大中華國在南海新建數省重新落入英人手中,那時東南一帶無我中華立錐之地。 這是一步險棋,暫且不議。 ”
說到這裡,楊露蟬又補充道:“現在黃將軍部已在剿滅補給線上的英軍,等彈藥補給上來,我們再行進攻不遲。 ”
李秀成還有些不甘心的說道:“彈藥一事,可使士兵節省用彈。 若是實在不行,還可使用繳獲的英軍武器,隊伍中有很多老兵使用過燧發槍。 標下以為,英軍一定急於離開科希馬,此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楊露蟬臉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眼前進諫的若是左宗棠或許他便準了。 但是。 李秀成畢竟是個剛出學堂不久的年輕人,楊露蟬猶豫起來。 他實在擔心補給上地困難,如果中軍主力出現問題,其他三路人馬的戰果便會白費,想到這裡楊露蟬說道:“這樣,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英軍的動向,另外派遣人催促一下後方的補給。 ”
正在此時,有通訊兵來報:“大將軍,前方來電,英國人在未時初發起了進攻。 ”
最近幾天。 英軍不斷的發起進攻。 面對英軍接連的反攻。 楊露蟬加重了防禦為主地心思,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走到李秀成的身邊拍著他的肩頭說道:“就這樣吧。 ”
李秀成從掩藏在樹林裡的地壘走了出來,他的情緒有些失落,透過對前線戰報的分析,李秀成很有把握認為英軍會撤離科希馬,甚至李秀成認為最近英軍的進攻就是在掩飾其撤離的意圖。
他摘下了頭上綠色的軍帽,午後的天氣格外地晴朗,湛藍地天空在雨後見不到絲毫的雲彩,這樣地天氣視線格外的良好。 李秀成站立在一處山坡上眺望著前線激烈的戰況,他的血液在燃燒,他的心中渴望參加前線的戰鬥。 自小聽著“說岳傳”、“三國演義”的評書長大,在李秀成的心目中一直渴望著指揮千軍萬馬,將男兒的熱血拋灑在鐵與火的戰場。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戰鬥開始以後前線不斷的有擔架抬了過來,這些傷員讓李秀成感到戰況的猛烈。 可以說能被擔回來的傷員都是不幸中的幸運者,更多的人已經變成了千萬塊碎肉,肢體四分五裂。 而擔回到前線醫院的傷兵輕則血肉模糊,重則缺胳膊少腿。 造成這種傷害的主要是英軍的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 這次的科希馬戰役,聯軍在火炮上吃了很大的虧,這種情況主要是聯軍中缺少重型火炮造成的。
而前線沒有重型火炮的原因,又是因為中國海軍沒有能夠奪取到馬六甲海峽的制海權造成的。
缺少制海權運輸自然不能走海路,這樣中**隊的運輸只有從陸路透過。 陸路上有兩條線路,一條從雲南到達緬甸。 一條繞道越南經永珍暹羅到達緬甸,目前兩條路都在使用,可由於前者路途艱難,後者路途遙遠,導致中**隊的重型火炮一直沒有送到前線。
李秀成看到這些經過的傷兵,他默默地摘下了帽子,心中越發對火炮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
收拾起有些悵然的情懷,李秀成快步走向了參謀部的辦公室內。 相對於外面緊張紛亂的情景,參謀部裡是另外一種忙碌。
地面上最打眼的是十數根相互纏攪的纜線,這些纜線向裡間延伸,一直連線到房間裡七八臺電報機的後面,為發報機供電的軍人機械地搖著電機上的把手。 幾個報務員正戴著耳機配合著指壓和前線通訊著,在電纜線裡頻繁傳送的電波將集團軍參謀總部和下屬各鎮的參謀部連結了起來,這樣各鎮最新的戰報便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