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2 / 4)

小說:新鴉片戰爭 作者:丁格

待左宗棠聽翻譯說過之後,他才知道喜從何來。

原來曾國藩的第三集團軍在三天前攻佔了傑馬勒布林。

送回訊息地是一個孟加拉人,這人並不知道是具體是那一支中**隊。 之所以左宗棠認為是第三集團軍的隊伍。 是這人講述這支軍隊旗幟時,說到旗幟地顏色為藍色黑龍圖案。 圖案下方有3的番號。

果然二天後,第三集團軍的信使便來了。 這回信使不僅帶來了第三集團軍的詳細訊息,還帶來了王大勇率領的北路亞洲聯軍攻陷拉傑沙希的訊息。 說起來,王大勇也是求戰心切,竟然在攻下西里古裡後違背了陸軍部的命令,只是讓1萬中**隊守在大吉嶺,自己率著北路聯軍直殺拉傑沙希。 這一路王大勇猛衝猛打。 隊伍中地廓爾喀人也是驍勇善戰,殺到拉傑沙希竟然無人能夠抵擋。 只是王大勇手下兩鎮士兵的彈藥早已經打完,跟王大勇一起提著大刀幹上了。 好在附近的英軍早已經被英軍查理上校抽調來打左宗棠部,不然王大勇還不定能不能打下拉傑沙希。

達到這些最新的狀況後,左宗棠當即向曾國藩送去了自己這邊的詳細訊息,並邀請第三集團軍共同進攻達卡。

訊息送出,左宗棠開始在當地籌集糧食。 可當地戰亂之中那裡能夠買到糧食。

這個問題還是拉斯洛給了極大的幫助,原來拉斯洛的家族在城外一座莊園裡囤積有大量的糧草。 拉斯洛將其中大部分送到了軍中作為糧資。 此外拉斯洛還送給軍中牛車、馬車和大象以牽引繳獲地英軍火炮。

得到了拉斯洛資助的糧草又從大本營獲得了補給,左宗棠決定繼續發起進攻。

第三集團軍與北路亞洲聯軍幾乎同時向達卡進發,三路軍隊沿途攻城拔寨,無人能擋。

1851年5月20日,三路軍隊在達卡城外50公里外一處叫棟吉的小鎮匯合。

而此時駐守在達卡的英軍已經達到了大大的加強,從前線撤回的英軍也進入了達卡城。 他們沿著恆河北岸以達卡為中心建立了一道防禦圈。

此時亞洲聯軍在棟吉集合了13萬6千人地大軍。 其中中**隊有第三集團軍5萬人,西藏將軍衙門1萬人,左宗棠率領的1萬5千人。 另外有緬甸軍隊3萬人,廓爾喀軍隊1萬人,不丹軍隊5千人,投誠的孟加拉軍隊6千人,印度軍隊1萬人。

而英軍在整個達卡地區匯聚了15萬人的軍隊,這些軍隊並不全在城裡,他們有10萬人分散防守在達卡城的兩翼。

曾國藩作為中**隊裡官銜最高的將軍,他自然的成為了這支聯軍的指揮官。

聯軍匯合的當天。 曾國藩立即召開了軍事會議。 作為一個軍隊來講。 要做到十數萬軍隊的統一行動,有許多地工作要做。 曾國藩在會議上將這些工作一一安排下去。

在進行著這些工作地同時,曾國藩將軍隊的物資集中起來統一分配。

由於聯軍地數量龐大,整個軍隊的物資供應也十分緊張。 好在英軍從科希馬退卻後,聯軍的後勤運輸路線已經暢通無阻。 只要渡過了這開始的一段時間,糧食和軍資便可以源源不斷的送來。

在聽完軍需官的彙報後,曾國藩不由對聯軍的糧食供應有些擔心。 剩餘的糧食只能夠維持半個月了,半個月後士兵們便只能食用自己隨身攜帶的20天口糧。 這些口糧若是敞開食用,頂多也就10便斷糧了。

面對糧食的緊張,曾國藩一面派遣一隊騎兵前往後方押送補給。 一面派當地人到附近收購,同時曾國藩決定儘快發起進攻。

英軍守衛在達卡城內的指揮官是臨危受命的璞鼎查爵士,這位經歷過中英鴉片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軍官,面對著城外連綿不絕的亞洲聯軍軍營呆楞楞的出神。 郭富將軍的失敗在英軍的心目中留下了一片巨大的陰影,這位極富經驗的指揮官至今下落不明,看起來已經回到了上帝的懷抱。 他一定是被野蠻的中國人殘忍的殺害了。

現在這群中國人領著全亞洲的野蠻人又到了達卡城下,璞鼎查即為戰爭的局勢擔心,又泛起了一種為維多利亞女王陛下效忠的熱情。

璞鼎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仔細的思考起來。 這些亞洲軍隊數量如此巨大,他們的弱點在那裡呢?那些跟隨在中國人後面的其他亞洲國家,真的也想和大英帝國開戰嗎?璞鼎查冷冷的笑了起來,憑他們也敢。 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中國人身上,只要打敗了領頭的中**隊,那些弱小落後的亞洲小國將不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