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為了支援陝北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當時的石油工業部破例允許在延長油礦管理局集中開發高產區塊的同時,把一些邊遠地區的舊井和低產井承包給縣區經營,使地方受益。
由於陝北各縣地方財力有限,手中有井,但無力開發,因而紛紛引進外來資金,以聯營單位名義開採石油。但此類開發模式在2002年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之後,民營資本的油井於2003年被地方政府收回。
“聽說那個時候真是發財的發機會,承包費貴一點都沒什麼,只要加大產量就掙錢。可惜我沒趕上那個機遇,不過那陣兒也沒本錢。”
“能把這事兒捅到《焦點訪談》,勢力不小。”
“是,聽說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後來別人指路,我把目光瞄準長慶油田的廢棄井”
長慶石油系統內部稱一些開採年限已久、出油量不高、開採價值不大的油井為“低品位”油井。比如一些油井抽出來的油水混合物如果水含量超過九成,該井就會被封掉,注入水泥塞。
“這些井啊,在長慶油田手中沒有太多開採價值,但是到了我手裡,藉助修井、重新鑽井等方式,這廢棄井又有了一定的產能。為什麼呢?我工人的工資低,運營成本低,不敢輕易浪費。剛做這行時,我自己都親自上陣。這地下儲油層一般都有10多層,如果繼續打井,發現了其他油層,獲得意外的驚喜,出油量甚至超過10噸,每天收入約3萬元以上。”
“我聽說這裡的石油資源擺佈,就象摔碎的玻璃一樣,一塊一塊的。那你投資多大呢?”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