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沒有發現還有什麼缺點,近乎完美。
由此可見,事先爭論多些都不是壞事,只要大家的智力水平差不多就好,只要大家的意見是建設性的就好。
當時,他小心地順著山間的風向調整著熱氣球的高度,口中還不停地指導著熱氣球2號:“順著山勢上升,注意上升風力!不要急!”
這個時候,太陽還沒有升起來,整個山區都是一片清涼涼的,墨綠色的寂靜。
山間還沒有出現什麼風力紊流,這時候只要盯住山勢就行,不要刮碰到吊運物。
他們很快就和苗栗山區的化工基地聯絡上了,雙方都是用雙工對講機,可以判斷出大家直線的距離最遠不過十幾公里了。
陸履常技術員說:“你在那面的世界也沒有熱氣球駕證啊,當年你就是無證駕駛呢。”
劉海洋校長一邊注意著山勢一邊說:“小一萬的費用呢,我那裡是小公司,民不舉,官不究。”
最終劉海洋校長成功地飄到了乙點站,他慢慢降下高度,在眾人的牽扯下,落地了。
其實他想快降也做不到,就算在幾十個人的幫助下,每秒也才降下六米。
他總結了一下經驗,要敢於大膽地提前熄火,利用氣球的慣性前進。
這裡畢竟是一個巨大的坡面而不是山頂那樣的狹窄處。
他呼叫了他的小夥伴,指導著他,可那個夥計還是有些擔心,結果熄火晚了,一直越過了丁點,還沒有降下來,但是他在熱氣球上看著底下一群大老爺們像孩子一樣跟著他跑,倒是也樂壞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到底還是磕磕碰碰地降下來了。
這樣他們就掀開了一場天路運輸的行動,但是沒有想象中的轟轟烈烈,這東西就是個過渡貨色,受天氣的影響太大。十天也就飛個兩三天,這都算是多的。
但是熱氣球能出現在熱蘭遮城上空還是第一次,這個光榮給了那些精英班的學生們,讓他們永生難忘。
孩子們看到了熱蘭遮的碼頭原來竟有這樣長了,那碼頭上的帆船真的數不清楚了,在那如林一般的桅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