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走出了辦公室。
南洋華人,是南洋整個社會階層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人說,整個南洋的發展,是由華人來推動的,其實這話也未必說錯了。
南洋這片群島。主要受兩個思想推動和影響,就是印度的佛教和中國對其影響最為深遠,在這片群島上的土著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的時候,中國已近進入了高度發達的封建王朝社會,不管是文化還是軍事,對這片群島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尤其是進過幾次大的華人下南洋潮以後,華人在群島中越來越多,靠著聰明的頭腦和勤勞的品行,逐漸成為有錢人。不過這也引起了土著的覬覦,所以經常會發生華人努力經營,反而被土著搶劫一空的事情。
南洋的華人逐漸團結起來,也形成了許多勢力,例如紮根於爪窪島的‘竹網龍堂’這個組織,就聚集了爪窪島上的華人大家族勢力,並逐步發展起來。
當然在蘇門答臘島與馬來亞,新加坡等地。也有這樣的組織,都是這些華人家族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自發組織起來,對抗當地土著和殖民者而建立的勢力。
在後世,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這些南洋華人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捐錢捐物,甚至派華人子弟到大陸參戰。以對抗日本侵略者,史書上對此時期的南洋華人評價很高。
在郭宇建國的時候,也邀請了這些華人家族參加了開國大典和登基大典,這些人都是華人,雖然有些已經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華人了。但是他們身上畢竟流著華人的血,是屬於郭宇拉攏的物件,畢竟現在的南洋華人人口眾多,大約總計有千萬人口,當然分佈比較分散,但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郭宇現在急缺人口,所以就打起了這些華人家族的注意。
這些華人家族在當地華人勢力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能夠拉攏這批人加入自己的南華國,會省卻自己很多事,而且這些大家族在南洋經營多年,熟悉情況,對郭宇以後統一南洋,建設南華王國也有很大益處。
前面四名侍衛開路,郭宇帶著韓城步入位於政府大樓二樓的會客大廳。
此時會客大廳內坐著十幾人,有五六十歲的老人,也有三十幾歲的年輕人,看到會客廳的大門被開啟,一隊士兵整齊的走進會客廳,肅立兩側,身穿一身西服的郭宇隨步走進來。
這些人是認識郭宇的,畢竟他們參加了郭宇的登基典禮,對這位只有三十幾歲的開國君主,自然是印象深刻。
這些南洋華人家族代表全都站起來,迎接南華國王陛下進屋。
郭宇看著這些人,許多人臉上都露出緊張的神色,郭宇露出溫和的微笑,開口說道:“讓各位就等了,都請坐下吧,南華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太多事情需要處理,怠慢各位了。”
說著郭宇擺了擺手,讓眾人坐下說話。看郭宇一幅拉家常的語氣說話,這些人都稍微放鬆了一些,紛紛坐下後等待郭宇發言。
“最近一段時間太過忙碌,沒有好好的和各位坐下來聊一聊,現在不知道各位的名字呢。”郭宇笑著說道。
這些人來了以後,郭宇沒有時間接見,只是由剛剛組建的外交部人員,對他們進行了接待工作,而且在開國大典以後,郭宇又命令外交部工作人員,帶領這些華人家族代表參觀了華福城的許多工廠企業,以增加這些華人家族對南華國實力的瞭解,也好為以後的合作打好基礎。
韓城作為郭宇的秘書,這些自然是他的工作,所以站起來介紹道,“陛下,這位是居於爪窪島的伍家伍士齊先生,這位是陳家陳書茂先生。”
伍士齊五十歲左右,面板有些黑,個子不高但身體很壯實,臉部有明顯的中國南方人特徵。陳書茂四十幾歲的樣子,個子要比伍士齊略高,也較為瘦削,一身大褂穿著身上有些哐的感覺,還帶著一幅金絲眼鏡。
聽到韓城介紹自己二人,伍士齊和陳書茂趕緊站起來向國有行禮,伍士齊口中說道:“陛下萬安,我叫伍士齊,祖籍廣東潮汕,早年是隨家父和兄長一起到的南洋,後來定居爪窪島,現在家中由兄長做主,今次收到陛下的請柬,來觀禮南華王國開國大典,伍家感到萬分榮幸。”
“陛下我叫陳書茂,祖籍同樣是廣東潮汕,我算是第二代華人,父親下南洋打拼,後來在爪窪島生下的我,不過我從小接受中華文化教育,所以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地道的華人。”陳書茂說道。
之後韓城又分別介紹了在做的其他家族代表,除了爪窪島的伍士齊和陳書茂,還有居於荷屬東印度,也就是後世的蘇門答臘島的李家長子李同仁